《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

ID:30507979

大小:91.1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30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_第1页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_第2页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_第3页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_第4页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特尔公司战略》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特尔投资(IntelCapital),即英特尔战略投资计划,是英特尔推动计算与通信平台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英特尔的战略发展方向,对具有创新科技的公司进行小股投资,从而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该事业部是2004年度美国最积极的IT公司投资者之一,在全球约110笔交易中共投入资金约1.3亿美元,其中有40%的投资均用于美国以外的公司。该计划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起初只涉及电脑和芯片相关技术领域,如今投资范围已相当广泛,主要面向计算、网络和无线通信等领域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公司进行投资。自1991年以来,英特尔投资部已经为3

2、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技术公司斥资40多亿美元,已有160家投资组合公司被其它公司收购,还有150家公司在全球的多个证交所公开上市。英特尔公司战略转型的传奇故事2007-06-0417:49:07  网友评论3条进入论坛发现一个隐秘而必然的事实—英特尔公司战略转型的传奇故事文/《商界》杂志记者白勇特约撰稿吴晓波/本文摘自吴晓波《非常营销》一书,另对网络资料有借鉴“作为经理人,我们憎恶变化,尤其是这些改变将我们卷入其中的时候。”说这段话的,是全美最杰出的职业经理人——与比尔•盖茨并列为数字革命缔造者的英特尔(INTEL)公司前CEO

3、安德鲁•格罗夫。在著名的《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他还曾经说过另一段同样坦率的话:“我常常感觉有一朵阴云正向我飘来,但我可能需要再过几年才能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因此,我总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处理一切事物。”英特尔是存储芯片的开发者。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英特尔在存储芯片上的不断创新,使计算机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演进,英特尔在这个领域睥睨天下,无人争锋,市场占有率近乎100%。然而,到了80年代,日本公司突然崛起,他们凭借后发优势,以超大的投入和惊人的高效,迅速地吞噬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格罗夫回忆道:“当时,日本人的质量

4、报告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就像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做的那样,我们猛烈地攻击这些展示的数据。”全世界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以“偏执狂”闻名的格罗夫将如何在存储芯片市场上与日本人“偏执”?按格罗夫的分析,当时英特尔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1.与日本公司正面交锋,通过技术的升级甚至资本、人才的收购,来维护英特尔的江湖地位;2.与日本公司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协商,以谋取市场的繁荣;3.退出市场,寻找新的商机。格罗夫作出的决策让英特尔所有的员工都大吃一惊:我们无法和日本制造的“高性能、低价位、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相抗衡。因此,对

5、英特尔而言,遏制失败的最佳战略应该就是——转移战线。这样的决策,对于一家在计算机领域居于龙头地位的公司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的。“公司陷入了会议,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争吵,会议和争吵又继续引发下一轮的争吵和会议。英特尔在死亡的低谷中徘徊。有些人建议奉行‘决死竞争’的策略:让我们建造一座巨大的芯片生产工厂,而且接纳日本人。另一些人则主张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研究工作并利用前卫的科技手段以取得竞争的优势,还有一些则仍旧怀着应当制造特殊用途的存储器的想法……”经历了数月的争辩,天平转向了格罗夫。英特尔决定放弃曾经创造了公司的存储器产品,转而进军

6、全新的微处理器市场。其实,格罗夫之所以能说服董事会和同僚,仅仅因为他愿意承担转型的责任,而其他的人不愿意。格罗夫开始寻找新产品。当时,英特尔接受了一份为日本尼康计算器公司生产芯片的订单。在这宗业务中,一名工程师设计了一种可以将所有电路置于一块单独芯片上的结构,这种产品可以像计算机那样通过程序来控制,而且可以置入任何一种设备之中,而并不仅限于计算器。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尼康公司对这个新玩意儿不感兴趣。格罗夫却凭借他天才般的敏感发现了这项技术的价值。他在谈判中宣称,如果尼康放弃对这个芯片的使用权,那么他们可以得到6万美元的补偿金。尼康的代

7、表仅仅思考了一分钟就爽快地同意了。从1985年秋天开始,英特尔全力投入到微处理器的开发研制中。经历了将近一年的产业转型,英特尔推出了跨世纪的386微处理器,一举激活市场。作为“存储器之王”的英特尔公司随风而逝了,而一个崭新的、更为强大的微处理器帝国诞生了。386的面世让英特尔当年度就实现了29亿美元的销售额,公司股票的市值增值30%。这是一个十分极端的案例。或许惟有像格罗夫这样的偏执狂才能作出那么疯狂的决策。可是他成功了。很显然,格罗夫放弃存储器转而投入微处理器并非仅仅是因为竞争的因素,而是看到了一个十分隐秘却必然会发生的“战略转折点

8、”。在这个战略转折点上,企业的命运生死攸关。格罗夫后来说:“科技和市场的发展正在不断向前伸出它的触角,你的商业世界迟早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无法阻止这个必然的规律,我们也无法对此视而不见。”然而,很多革命性的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