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_1

辉煌灿烂的文学_1

ID:30527412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辉煌灿烂的文学_1_第1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_1_第2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_1_第3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_1_第4页
辉煌灿烂的文学_1_第5页
资源描述:

《辉煌灿烂的文学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_辉煌灿烂的文学_教学设计_教案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运用: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阅读、比较、讨论探究、综合归纳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

2、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练习,欣赏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使学生对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的思想

3、性和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更好地去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教材对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形成和兴盛的原因分别叙述,只是了解了具体的原因,教师需要从具体的原因中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根源:文学形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预习:要求结合语文学科所学的文学名著名句,了解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文学体裁和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要探究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有哪些?其特点各是什么?各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学生通过预习,对以上内容要有初步的了解。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学无论就其体裁的多样性、还是产生的时间、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无与

4、伦比的。请同学们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问:这些诗句是哪些作品中的?是什么体裁?有何特点?阅读教材,了解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基本内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探究问题一从《诗经》到唐诗【A级目标】从《诗经》到唐诗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文学体裁形式、特点、地位与影响是什么?由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完成:《诗经》地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

5、精华,是反映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民歌。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影响: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②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辞起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而创作新的诗歌体裁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离骚》(浪漫主义抒情长诗)汉赋起源: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大一统时的恢宏文化气度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初唐王勃:“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边塞诗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山水诗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B级目标]思考讨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结合政治学科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角度从政治、经济、民族交往、对外交往、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思考。最根本的是经济。

7、除此之外,还有阶级基础,以及一些具体的原因。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后面还要结合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原因,归纳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因。教材表述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也可表述为: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C级目标】【学思之窗】学生合作探究结合下面所给的材料和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

8、?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