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

ID:3054750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_第1页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_第2页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_第3页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_第4页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062-01  摘要:学习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

2、生能力与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形象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5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通过一定的情境模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引导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总体说来,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难以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点,对

3、于数学学科更是提不起兴趣。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就是为小学生创设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情境,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奥妙,激发小学生走进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合理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可以将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数学知识要点相结合,寓教于乐,在传授小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第三,帮助小学生激活积极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情感,增强人的认知能力。为小学生创设熟悉的环境,小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将自已的正面的积极的情感投入进去,最大限度的的激发小学

4、生的正能量,再加上小学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更能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学起数学知识也能事半功倍。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  二、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如在教学“钟表初步的认识”时:可创设让学生猜谜语的情境。小孩子都喜欢猜谜语,一听说猜谜语,立刻调动起全部的注意力来参与。当老师吟诵谜语:“小小骏马不

5、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嗒嘀嗒的声音,提醒人们争朝夕。”孩子们就会踊跃举手,情绪非常高涨。终于有人猜出了谜底:“钟表”。借此引出课题:“学看钟表”5。在综合练习环节,我把教科书上的情境搬到了课堂上。老师叙述情境,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孩子们热情很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很好。课后并设汁:你通常几时起床?你能看着表记录下来吗?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2.创设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

6、身发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师问:“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呢?”“用绳子绕圆一周,量出绳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这时,师演示:把系着小球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半径不等),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运动的轨迹形成的圆。问:“你能用绳测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观察实验:两个球同时被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学生欣喜地发现: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7、,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探索不再是被动的,教师的提问层层设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3.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始于疑问和好奇,而疑问和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欲言而不能”5的“问题”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

8、示“4个桃子,2个盘子”和“1个桃子,2个盘子”。然后提问:把这4个桃子平均分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装几个?  生:每个盘子装2个。(师板书:2个)  师:如果把1个桃子平均分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能装几个?  生:半个。(师板书:半个)  师:那么“半个”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