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

ID:3056326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_第1页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_第2页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_第3页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_第4页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场域视野下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  不久前,笔者听了一堂讲授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氓》的公开课。观察学生课上的反应,能看出学生被开课老师充分地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听课老师们也普遍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  听课结束后,笔者分析了开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现其中两个亮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是授课的切入点。传统的切入点是按照情节或者按照情感来讲授,这节课却是围绕三次写到“淇水”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串起整首诗歌。二是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氓》的语言风格。传统的教学重点放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这节课却是以《氓》为例,通过与《涉江采芙蓉》等其他年代的诗歌的对比,体现《诗经》质朴真挚的语言风格。  根据

2、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内存在力量和竞争,决定竞争的逻辑是资本的逻辑,资本要场域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存在和发挥功能。在场域理论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教师与学生共处于互相影响的教学场域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文化资本。教师在文化资本方面比学生更有明显的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资本优势影响场域中的每个个体。  这种优势首先表现在教师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构成。因此在选择切入点的问题上,开课教师放弃了常规的做法――5从情节或者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切入。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属于学生已经习得的能力,对已经习得的能力进行重复学习,即使是一篇新课文,也不容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课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对淇水的三次描写,对学生而言,有相当的新鲜感。新鲜感带来的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关注,激发对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同理心。兴趣、关注、同理心被激发起来以后,学生呈现出高度兴奋,课堂呈现出学生很高的参与度。  教师的文化资本方面的优势其次表现在所选切入点巧妙地涵盖了情节和情感。第一次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情节上还属于恋爱期间,女主人公送氓渡过淇水,在情感上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氓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二次写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在情节上已经出现婚变。以渡过淇水时,淇水的水势很大打湿车子的帷幔,来委婉地表达自己婚后生活不幸的后悔与哀痛。

4、第三次写淇水,“淇则有岸,湿则有泮”,在情节上已经发展到决绝。通过比喻来表明做什么都要有个限度,表明自己的决心。  为什么该切入点既新鲜又能涵盖情节、情感等教学重点呢?因为教师的文本资本让教师有更宏观的视野,注意到了关于淇水的三次描写分别出现于文本的第一节、第四节和第六节,正好散落在文本的三个情节之内,能够成为概括三个情节的“抓手”。而且能够通过关于淇水的三次描写,将女主人公情感的发展变化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线索。这样的尝试与努力,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去“生成”,显然是不太可能的。5  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氓》的语言风格同样体现了教师文化资本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参加者是以异质性的身份参与的

5、,异质性表现为师生拥有不同质和不同量的文化资本。教师对学生在此前学习过《诗经》的哪些篇目,对《诗经》的语言特点了解到何种程度,有全局性的把握和知性的认识。学生对自己学过的《诗经》的篇目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还难以将所学过的篇目纳入系统的知识体系,从一定的知识体系的角度去关照自己所学篇目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与落点,以及该位置和落点所代表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特色,还有该位置和落点与此前以后位置和落点的篇目的异同之处、微妙的呼应与勾连。  正因为文化资本在教学场域中不是平均分配的,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文化资本分布结构,决定了师生在起点上的不平均。笔者认为,在这节成功的公开课上,教师通过比较阅读让

6、学生分析《氓》的语言风格,正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帮助学生初步搭建有关语言风格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如果初步搭建起来,开课教师就在看似不起眼的节点上使教学场域发生了质的变化――将学生支离破碎的知识点整合为线性有序的知识系统,增厚了学生的文化资本。它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新一轮教学活动的起点,  开课教师是这样实现这一意图的。先让学生谈谈对《氓》的语言风格的感受。很快就有学生说出“质朴真挚”这一“标准答案”。可是这个“标准答案”经不起老师的追问:质朴真挚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的?根据什么认为《氓》的语言风格是质朴真挚的?被追问后前言不搭后语的学生这才意识到“标准答案”只是参考书上的答

7、案,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认识。5  然后教师才从《氓》是四言诗入手,让学生比较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的不同容量。其间教师让渡出自己部分的话语权,让学生分别举出五言、七言、杂言的诗歌的例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四言因为容量的限制不太容易加入过多的修辞与雕饰。而五言、七言的格律诗则可以追求对仗的工整、炼字的精到。追求对仗的工整、炼字的精到,必然对直抒胸臆造成干扰,语言风格不复有“质朴”的感觉了。回到《氓》分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