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ID:3056738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_第1页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_第2页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_第3页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诗词与音乐本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的,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古诗词的讲解可以更好的和音乐联合,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更好的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苦闷彷徨,从而实现学生与创作者的心灵交汇。  关键词:诗词教学音乐情感共鸣  能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审美联系,给学生开启审美想象。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在“课程基

2、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那么,何为“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指的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  我认为,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果不能较好的去继承祖国历史上灿烂的文化遗产,体会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谈何“语文素养”呢?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古诗词的教育。在古代孩童上学第一课就是古诗,一千多年来,科举取士,诗歌就更受重视了,社会上到处

3、都有试的痕迹。祠堂、庙宇、风景名胜、亭台楼榭都能见到它。正如所说“有井水处就有人吟诵”4。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陶冶情操,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但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感悟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不外乎就是熟读、讲解、背诵,很难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很难活跃课堂气氛,很难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教学怎样做到与时俱进呢?我认为,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就能达

4、到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爱因斯坦认为:音乐是想象力、审美力的催化剂,根据音乐特定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如果精心挑选与所讲古诗词相关的歌曲来贯穿其中,不失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好办法。  我在讲授李商隐的佳作《锦瑟》时,是上午第三节课,这时候上语文课,学生已经很疲倦了,再加上这是诗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争议最多、最晦涩难懂、众说纷纭的一首诗歌,被称做古典诗歌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斯芬克斯之谜”,这时候,如果按传统方法来讲解的话,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更别说体会作

5、者哀怨的基调和凄迷的意境了。于是在导入时,我插入播放了江明学演唱的《锦瑟》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思慕之情。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是对爱情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时候,于是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就趁机把学生引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来――除了可能是表达对心爱女子的怀恋之外,还可能是作者对如梦似幻身世的感慨、是才而见弃似沧海遗珠的迷惘、是追求向往如烟云飘渺的悲伤,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还原不了作者那时那情那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4在吗办呢?重在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就这样由一首歌曲循序

6、渐进,学生终于澡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深刻了解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含蓄朦胧深邃。正如古人所说“吐词含珠,妙臻神镜,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实以实之”“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严有尽而意无穷。经过现代流行歌曲,就把晦涩难懂的古典诗词演绎的易于理解,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不但领会了诗的内涵,还陶冶了情操。  又如我在教授古诗《采薇》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我播放了一首周迅演唱的歌曲《采薇》……由于周迅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的明星之一,这首歌曲又是她在电影《画皮2》中的插曲,学生也比较熟悉,因此收到

7、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哀怨绵长的歌声把学生带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伤痛中,作者所表达的思乡、对战争不满等种种情愫不言自明。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很好的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诗歌情感,更深刻的理解了这首诗的难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苏东坡是诗词的集大成者,在讲授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插入了一代歌后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她柔情似水的歌声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与亲人的分别和政治上的不如意让他倍加思念自己的弟弟。借助感人的音乐,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作者的孤独、冷落、彷徨

8、。但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更让学生理解了诗人在种种不如意的现实中照样乐观豁达的心态。这首诗经过音乐的诠释,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通过音乐,不知不觉就已经背下了这首诗歌,一举两得。在讲授他的《恋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播放了歌曲《英雄的眼泪》让学生回忆苏轼是生平,想象英雄面对赤壁古战场时的身形姿态,感受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无奈……  诗词与音乐本是同根同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