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

ID:3057405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_第1页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_第2页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_第3页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术杂志的品格修炼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1-0111-02  把一本学术杂志办好,做出品牌和影响力,需要很多条件。根据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体悟,我认为做学术杂志如同做人,必须长期坚持修炼一些内在的品质、品格,方能渐至沉稳、内敛、睿智、执着等成熟特征,才能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刊物。反之,那些透着速成、浅薄、乖戾、偏媚、功利等特征的杂志,无论多么堂皇,是不能称之为学术刊物的。  我有幸曾经在《教学与研究》杂志做编辑十年,学到的东西很多,其中体味最深的,是这本学术理论杂志的一些内在品格之修炼和积淀。  1持续坚守

2、着服务教学与研究的双向定位。  概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理论杂志的发展史,那些知名杂志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对自己办刊定位的长期坚守,如《文史哲》、《历史研究》、《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等。《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在当年5月21日出版的创刊号“编者的话”中,明确将杂志定位于“着重介绍政治理论和专业科学以及文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立足于高校教学,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服务,又不断深化与教学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这种“教”与“研”4相辅相长的特色定位,一直延续至今,从而使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者从年轻时就开始伴随着《教

3、学与研究》成长、成名,并且代代薪火相传。  坚守是一种品格。风雨一甲子,编辑部几代同仁,不因人员变动、社会环境变化而改变办刊初衷。从我1989年毕业留校进入《教学与研究》工作时起,许多大家学者都担任过杂志的主编,像许征帆教授、张步洲教授、杨耕教授、李景治教授、梁树发教授和现任主编齐鹏飞教授,不论他们自己喜好的专业方向是什么,都始终坚守着杂志的定位不动摇。这种宁静致远的心境、始终如一的坚守,铸就了《教学与研究》在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者心中的崇高地位。  2不懈追求着内容与形式的精致完美。  一本知名的学术刊物,往往由内而外透着端庄、拙朴、厚重、睿智、大气等“名门”气

4、质。遇见这样一本杂志,不论你事先熟悉与否,敬重之心油然而生。从《教学与研究》的栏目设置看,不像有些杂志的学科拼盘式,而是基于学科又高于学科,是结合教学中的基本点且又紧跟学术理论前沿,综合而专业、独立又统一;从《教学与研究》所刊载的文章看,问题意识和针对性强,所关注的学术理论问题往往也是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而稳重、思辨又包容;就《教学与研究》的“文字”功夫看,遵循着理论和语言的内在逻辑,文通而字顺,朴实又风雅;就《教学与研究》的外观而言,从封面设计、栏目编排、内文版式到大小标题字体字号、引文注释,甚至开本纸张装订等等,无不在细节处体现着一种品位、一种气质、一种态度

5、。  我在《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十年,也是一个不断磨练和提升自我的过程。期刊的选题论证会是非常“难过”4的一关,编辑要对计划刊发的每篇稿件,从同类选题的研究进展、本文的新意、作者的学问功力,到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观点、方法、材料等等,都要进行详细汇报和答问。假如不熟悉相关情况,不仅难以蒙混过关,而且会使自己很难堪,发稿任务量也完不成。我始终认为,《教学与研究》对文字加工、编校质量要求有些苛刻。一篇稿件从初审到发稿、从一校到三校,不知修改加工过多少遍,编辑到最后甚至都能基本背诵下来。尤其是“评刊会”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尽管早已达到、高于国家规定的编校优质标准,但那几个百密一疏

6、的错字、不当标点还是那样的刺目,往往使人有功亏一篑的沮丧感,而事后又更激起了大家不服输、追求完美的韧劲。  《教学与研究》这种苛求完美的态度,是因为编辑部有一批高水平的老编辑们的示范及其悉心地传、帮、带的结果。他们都是基本功扎实、做事认真的大学者。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许征帆教授,对马列原著熟悉的程度让人敬仰。记得有一次我费劲儿查找马列原著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代化、本土化方面的论述而无果,只好电话求助,许老师当即就说出了准确的出处。我的“师傅”任大奎教授让我实习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核对引文。“简单!”相信很多新编辑都会像我当初的认识一样。可是当任老师把我的“作业”批改完后

7、,我都不相信这项“简单”的工作竟然那么容易出错,还有那么多的学问、技巧!直到今天,我还时常用这个办法判断一个作者的治学严谨程度、一个编辑的工作认真态度、一本杂志的内在品质高低。  3始终洋溢着敬业与乐业的团队氛围。4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杂志就是其主编的名片,也是参与其中的每个编辑的名片。知名学术杂志的背后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智慧与年华。《教学与研究》编辑们的热情、敬业是出了名的,这是所有与他们接触过的领导、作者、读者的共识。原教育部社科司司长顾海良教授就曾在纪念《教学与研究》创刊50周年的回顾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