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繁华易素心

不为繁华易素心

ID:30601610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不为繁华易素心_第1页
不为繁华易素心_第2页
不为繁华易素心_第3页
不为繁华易素心_第4页
不为繁华易素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为繁华易素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为繁华易素心  宝贝,你在妈妈肚子里,以最美的姿势蜷缩着。妈妈带着你散步,虽笨重,但喜悦是轻盈的,似袋鼠一般,行走在天地间,看山,看水,也看自己的心,还有你那稚嫩幼拙的初心。浮尘乱心,草木润性。你懵懂微觉的心,会汲取山之灵气,水之慧气,从而玲珑慧黠起来么?  宝贝,你在妈妈肚子里,以最美的姿势匍匐着。妈妈闲闲地读着书,开怀处,会用温暖宽厚的手掌轻抚肚皮,文字中的愉悦感,相信你能心心相印,彼此共鸣。你初长成的心灵,甫一开始,就接触到了那么多真的、善的、美的书色书声。  宝贝,你在妈妈肚子里,以最美的姿势孕育着。妈妈听着胎教音乐,你也听着。天籁

2、之音丰饶了妈妈辽阔的心田,也滋养着你混沌未开的心灵。作家川端康成“一听到雨蛙的鸣声,他的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宝贝,你的心田里,是不是也装满了尘世最美丽的声音?  三百年前,有个叫张潮的文人,在他的随笔集《幽梦影》中曾这样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款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倘若回到生命的要义,尘世中最美的声音,该是你自己的心声。所以,宝贝,你在妈妈肚子里,听诸多美妙绝响,妈妈最终的祈愿是:你能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最强音,追随它,从而找到人生的方向,求得美好生活的福祉。  

3、孟子云:“7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亦余心之所善兮。”儒家所倡导的四种德行,均依托于这小小的一颗“心”,做人,其实就是修心。《道德经》上也说:道,就是心。所谓人生路,无非是祛除功利心之后,清白自守的一段心路历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舜再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一颗心,郑重其事地传递着儒家的精神,任重道远地维系着儒学的根基,

4、足见“心”之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红尘扰攘,人潮熙熙,滚滚人群中每个人都奔波劳碌。人可以有很多种活法,但怎么活都是追随各自的内心。肯倾听心之最强音的人,不会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混沌迷茫,心灵之音自会指引他,鼓励他,使其不断地增进智慧,找寻人生最终极的意义。  中国第一个听到自己心声的人,当属庄周。他的出现,是华夏历史最早的心灵发现者,也是九州文化最初的生命与灵魂的叙事者。他入火不热,沉水不溺,富贵诱惑不了他,权势威逼不了他,荣华牵制不了他,俗世奈何不了他。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庄子,实乃素心之人。他自觉

5、自愿地放逐心灵,他“宁游戏于污渎之中自快”7,让后世惊羡了几千年,仍然惊羡。永保赤子之心的他思维未曾捆绑,想象横冲直撞,他跟蝴蝶同梦,与心灵共振。他,成了华夏文脉的心灵之源,成了浪漫心灵的开创者。于是,桎梏重重的俗世有了轻灵飘逸的逍遥游。继他之后,屈原的出现,更是给心灵之境带来了怒涛排壑般的冲击。庄子听心,屈原守心,两者异曲同工,远离俗尘,单约灵魂。庄子听心,一心一意地听从心之召唤,一任心之放逐,于是逍遥,于是自在,给予了后世箴言暖语般的熨帖抚慰;屈原守心,笃定不移地守护心之忠诚,一任心之磨砺,于是悲愤,于是壮烈,给予了后人夸父逐日般的心灵意

6、象,成了后世诸多文人墨客“忠心”的象征。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汨罗江上,他纵情的一跳,强化且又钙化了多少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荡涤且又净化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嶙嶙心智。心的力量最为强大,心之信仰,心之灵感,心之召唤,让庄子、屈原这些追逐心灵的人激动、投入、沉迷、坚持,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发出了自己独特的个体声音。“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赫尔曼?黑塞在《德米安?埃米尔?辛莱克的彷徨少年时》一书扉页上的句子给追求心灵的人作出了最贴切的旁白。  尘世纷纭,唯心淡

7、然。回眸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似乎在任何一个时代,追求丰盈心灵的人,都是注定要与寂寞相伴相依,与孤独相从相随的。后人看来的辉煌奇迹,他们并未事先预设,汲汲以求,只是自然而然地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了他们觉得该做的事,并乐在其中。至于后人看重的名利荣华,于他们真是浮云朵朵、枷锁重重。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他们就是国王,可以恣意酣畅地纵横跋扈,可以随心所欲地任性妄为。心之所至,性之所至,行之所至。不追逐时髦,也不回避危险。天不变,道不变的核心是心不变。“骨鲠之士”方孝孺较之庄子、屈原二人,其听心、守心尤甚。即使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灭其十族,亦拒不起草登

8、基诏书。临死,他还吟诗劝勉兄长:“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7皇帝朱棣盛怒之下,大开杀戒,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是华夏文化史上血腥气最重的一次悲剧,也是文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