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ID:30618423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1页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2页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3页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4页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中国民俗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就当前高等学校中国民俗旅游教学理论和实践等相关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力图有所突破和创新,期望能为今后中国民俗旅游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俗旅游问题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9-02  中国民俗旅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既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

2、注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等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目前《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的缺陷  (一)课堂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单一  传统教学法注重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一些高校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要以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而新型的师生互动式探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少。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更新、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6  一些高校由于受一些条件限制,多数采取理论讲解授

3、课的教学方式,传授的内容为“从教材到教材”,学生只能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只能凭借想象力去领会教材内容,而无法感受到和挖掘出知识深层次的内涵,“更别提去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一种感性认识”。另外,教材本身的内容也多以理论为主,经典的案例不多,课堂教学也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些学校在开课时也设置了实践课时,但所设的实践课时少,有些老师甚至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让学生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利于

4、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和提高。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成绩比例安排不合理,无法彰显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中国民俗旅游的考核,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很少考虑进去,这种仅对知识记忆和背诵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有些学校在学生考试前,出现老师给学生做所谓“点题”6的考前辅导,即划出考试范围和要考的知识点,导致学生产生反正考试前老师会点题,所以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前临时突击背下来考试范围即可的心理,这对那些平常不认真学习但短时记忆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也能考出

5、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成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还打击了因没记住考试范围而没考好的、平常认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核的试题类型也过于呆板,无非是名词解释、选择题目、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之类的题型,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程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内容以理论和描述性内容为主,实践案例少;教材讲解与地方特色不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不突出  目前的中国民俗旅游教材内容趋向于理论性,如多为介绍一些民俗事项,实践内容少,缺乏可探究、可分析性的内容,没有明确区分和体现出实践教学这

6、个重要环节的内容。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介绍和归纳所处地域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忽视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缺少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没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注重学习成效,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一定要切实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可以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穿插诸如: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及引入视频等资料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导游模拟实训室进行现场教

7、学等方式等。在“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例如,课堂上可以采取给每个学生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方式,这种课堂讲述和讨论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他乡、他族的民俗文化、乡土人情,而且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促进和创新作用。  (二)采取重基础综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模式6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一些民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研究方法要传授给

8、学生,又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生源情况进行特殊化的教学改革,“将相关的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文化、旅游开发、客源国概况等进行有机联系、穿叉融合”。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同时另一方面,中国民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