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

ID:30624385

大小:18.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1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_第1页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_第2页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_第3页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_第4页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1)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互关系  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会计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输入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规范化,因此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就变得更

2、为重要,这是计算机输出及时、准确、完整信息的保证。过去财政部关于会计基础工作做了规范性的规定,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不再是人与人之间,而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下面我谈些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二、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  1、理顺工作岗位,严格权限控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

3、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财政部财会〔1996〕17号文件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而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应包括电算化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核等,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确定后要明确各岗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如凭证输入与复核不能由同一个执行,出纳人员

4、不允许进行系统的操作等等。为确保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防止会计信息被盗、篡改等现象的发生,建立权限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相当完备的大型企业,应设置三层密吗:第一层是开机密码,第二层是进入系统密码,第三层是自己权限密码,目的是防止财务机密外泄和蓄意计算机作案。权限要有监控机制除电算化主管外,其他岗位不得直接打开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删除数据、源程序和库结构,电算化主管有权监控每个岗的操作内容,各岗的密码要定期更换,由电算化主管统一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出纳人员无权进入系统,建议系统外建立一个数据库由出纳人员管理,有关现金

5、、银行存款的每笔收支出纳确认后输入计算机,每天结出发生额、余额,与系统现金账和库存现金账核对,月末与银行账核对,这样既做到了账实相符,又起到相互都督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环境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的保证,会计住处系统运行环境按内容划分为会计

6、数据采集规范性、会计数据处理的阶段性、会计信息归集、存储、输出的系统性。  数据采集规范性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数据采集是指将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手工准备的过程。垃圾信息的产生不处有两点,一是工作疏漏,二是舞弊行为,为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所有凭证不论是手工编制的还是机制的

7、都要有操作员、财务主管共同签章后才能过入有关账户。其次,录入的会计凭证除手工秕所有的信息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经手人审核等外,还应包括科目代码等。为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处理和提高运行速度,编制代码工作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编制代码时要注意它的唯一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录入科目时是以代码的形式录入,因此,代码输错则输出的自然也是错误信息,所以要特别注意,再次要对凭证分批记录张数及数量金额总数,防止已编凭证的丢失或插入未经授权的凭证或未经授权随意改动有关数据等问题,最后要建立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凭证编制日期、经手人、凭证传

8、送的手续和时间。加工处理管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不象手工随时可结账,是分批进行处理的,而且数据的存储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数据记录具有不可见性,数据修改也不留痕迹,中间处理是不可见的“黑箱操作”,所以首先要加强接角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同时作好工作日志,以防止和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