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

ID:30626819

大小:38.9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1-01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_第1页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_第2页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_第3页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_第4页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关于德育与育德的思考(1)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德育是一门行为课,第二个问题讲言行相悖,效果最坏,第三个问题讲建议将德育课改为德育学课。上一个专题我们是讲城乡风情的思考,它的中心思想是讲要守住养育我们的绿水青山,千万不能因为建设现代化、建设现代城市,而破坏了养育我们的自然环境。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应该就是城市乡村化,越是乡村化的城市,那个城市就越现代化。正像乡村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城市化一样,乡村要现代化,它就要搞城市化,总之,城市和

2、乡村都面向面地靠近,各取对方的长处,互相学习、互相接受、互相融合,这才是城乡差别消失的道路,也是工农差别消失的道路,也是奔小康、奔大同的科学之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我不知道我讲明白了没有,城市现代化就是乡村化,农村现代化就是城市化,这才是科学之路,这才是正确之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走的不是这条科学之路,是走的盲目崇洋之路,也可以说是走加深

3、、加厚、加重城乡之间差别的路。党中央的认识是清醒的,因此不断地用提高农民的生活、提高农业地位的办法使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也就是说用提高农村的品味的办法,而不是用只顾城市尖端化、科技化,使这个二元结构的社会更加倾斜,不是这个办法,是用使他们之间逐步平衡的办法。中央的政策、中央的认识是正确的,是清醒的。但是,政策的实施者不是这样,总是用牺牲农村去建设城市,占用农田就是一个例子。把农田都占用了,把农田都消灭了,把农田都换成了高楼,农民靠什么吃饭啊?全国人民靠什么吃饭啊?难道吃饭就靠进口粮食吗?就靠买外国的粮食这条路来解决吗?这不是出路,这是穷途末路!这不是

4、一条安全之路,是一条危险之路。一旦发生战争,外国人不卖粮食给我们,不是掐了我们的脖子吗?我们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我们学校大门口外面的那一块土地,是属于黄鹤居民区的。我有一两个朋友住在黄鹤区,他跟我聊天,聊完了我就在想啊,你们现在兴高采烈地把田给卖掉了,卖掉了以后拿了这点钱,可以筑一栋楼,这栋楼可以出租给学生,他觉得生活

5、提高了。我心里就想啊,其实你卖的这个地,学校买回来就是筑学生公寓楼,一旦学校里的学生公寓楼都筑起来了以后,学生还会去租你的那个楼吗?你还能发财吗?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贪了眼前的这点便宜,害了自己的子孙。你现在才生了一个儿子啊,你筑了这栋楼暂时出租的收入除了养活你老两口,还可以养活儿子啊,过了若干年,你儿子生了孙子,孙子又生了曾孙子,他们到哪里去筑楼啊?你的土地都卖完了呀。那个楼能出租给学生吗?学生都住在公寓里头去了嘛。什么叫做饮鸩止渴啊?!可能这就是饮鸩止渴。现在农村中二、三十岁的青年都出外打工了,把农田的技术丢在一旁。外出打工,在城市里打工,又不是

6、学技术工,而是勤杂工、扫马路、扛行李、洗碗筷、搬建材,这能学多少技术啊,这能学到多少文化啊?所以,这一代农民,既不会种田,又不懂得技术,将来又凭什么吃饭哦,将来不受一辈子苦才怪呢。一辈子都要屈服于城市,你说这个工农之间的差别怎么样去消失啊。这就令人担忧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在1990的时候我在农村里头有一个侄女,当时是9岁。她的父亲在农

7、村,是我的一个亲弟弟,这个农民生了三个姑娘,没有儿子。弟弟对我父亲来说,是他的满崽,最小的儿子,我父亲就最担心他。后来我们就给我父亲做了一个保证,说他的这三个姑娘我们都会送她们读书的。1990年首先把他的大姑娘接到我这里来读书,她当年9岁。我们把她接来的时候,我父亲跟我和我的老伴说,到了你们家,你们不仅要她读书,还一定要她做事,要她做家务事啊。不让她做事啊,如果书也没有读好,事也不会做,将来回来怎么办啊。所以,我这个侄女在我这里大概呆了十二、三年,从小学读到参加工作,我们老是记住我父亲的这句话,既要她读书,又要她做事。当然后来这个侄女工作了,她下面的两个妹妹有

8、一个也工作了,有一个现在正在读医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