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

ID:30634235

大小:32.5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1-01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_第1页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_第2页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_第3页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_第4页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区域经济关系前景与区域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区域经济关系领域发生了两轮十分严重的区域经济冲突。每一轮冲突都加剧或引发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同时还造成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和“三角债”成灾等极其严重的信用危机。展望“十五”计划时期,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现实中仍潜伏着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的潜在诱发因素,区域制度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一、前两轮区域经济冲突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区域

2、经济领域发生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这两轮区域经济冲突的基本线索是非常清楚的: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回眸过去的两轮区域大战,与80年代的相比较,90年代的区域经济冲突在规模、涉及范围、破坏性程度等方面都要甚于前一次。中国编辑。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一元经济利益主

3、体逐步为国家、区域、企业和个人等多元经济利益主体所取代,地区经济利益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政策的承认并在一定程度上兑现。但迄今为止,从传统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远未完结,而且新旧体制并行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并使以前较为隐蔽的矛盾显性化、复杂化、多样化。这些矛盾在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均有所反映。在区域经济层次上这些矛盾的共同特征是冲突加剧,大战不断。改革以来的区域经济冲突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式,每一阶段的冲突都引发或加剧微观与宏观经济矛盾。从改革开始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区域经济冲突大致可

4、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4年)为盲目布局与盲目引进阶段。在“分灶吃饭”等改革措施实施后,各地区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投资与外贸等权利,地方经济利益得到明确承认。同时,当时的价格体系存在较多的问题且仍然具有较大的刚性,其中对区域经济关系影响很大的主要问题是,比较而言能源与原材料的价格偏低而加工业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

5、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产品的价格偏高。在这种背景下,出于对财政收入的追求,各地区竞相向见效快、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投资,竞相从国外引进这些加工工业的设备与技术,重复引进颇多。由于各地区财力有限,资金分散,投资规模小,大部分新建企业与规模经济要求相去甚远。这一阶段的冲突造成全国性投资膨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规模不经济、加工能力与能源、原材料的供给严重失衡等恶果,并为下一阶段的冲突升级埋下了种子;第二阶段(1985―1988年)为原料大战阶段。在原材料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各地区为了不使本区内的加工能力闲置,政府、企业甚至个人

6、纷纷加入原材料大战行列,区域经济大战此起彼伏,而且冲突剧烈。资源省区采用各种强制性手段明令禁止区内农副产品与原材料输出,到处封关设卡。当时有人惊呼“再没有不设防的城市”。加工省区则以抬高价格、强行闯关等方式抢购。这一阶段的冲突使全国与区域经济关系进一步混乱。由于投入物的售价不断被抬高,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全国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与此同时,扭曲的价格信号导致农副产品及原材料的需求虚假,经过涨价与产量扩张的交替影响,许多农副产品与原材料过剩,大量资源浪费或闲置,许多农民与小的原料生产厂家损失惨重;

7、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第三阶段(1989―1992年)为市场封锁阶段。在农副产品、原材料出现过剩的同时,加工产品因盲目生产也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为了治理过热的经济而采取的紧缩政策加大了企业的市场压力与需求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开始疲软,各地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市场成了企业发展、地

8、方财政收入增加以及社会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关键。于是,以保护本地市场不被侵占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间市场封锁逐步蔓延,各种以经济、行政乃至法律手段建立起来的关卡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封锁具有传导性,在一些地方制订并实施了封锁规定后,其它地方便纷纷效仿,因没采取封锁的地区普遍认为“早封锁得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