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ID:30812209

大小:104.5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3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下列关于不同法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然法学派强调人定法高于自然法B.历史法学派主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C.社会法学派倡导法学应当关注法律现实的多种面向D.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学应当研究法与道德的内在关系{2}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华法系体现礼法结合的精神B.大陆法系是在德国民法典的基础上产生的C.英美法系是以美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为主导发展而来D.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国法律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3}3.下列关于法律

2、继承的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继承与法系的形成之间没有关系B.法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C.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相互继受和影响D.法律继承仅体现本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延续{4}4.甲影楼为乙拍摄婚纱照,后擅自将乙的婚纱照卖给丙杂志社做封面,乙得知后,与甲和丙交涉未果,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和丙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关于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法院与乙的关系是诉讼法律关系B.法院甲、丙的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C.甲和乙在诉讼中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D.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3、{5}5.“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人生而自由,因此自由与法律无关B.自由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C.法律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唯一的价值和目标D.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定,自由便荡然无存{6}6.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保证公正司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B.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求法院在裁判前必须广泛征求社会意见C.提升司法公信力升必须推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D.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检察权、审判权与执行权高度统一{7}7.甲因琐事与乙发生冲突,将乙打伤。甲赶紧打 12

4、0 电话,并随救护车将乙送往医院,乙被诊断为轻伤,经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甲支付了乙的医疗费等费用。事后,甲未被追究法律责任。根据上述材料,甲被免责的原因是A.有效补救免责B.立功免责C.协议免责D.自助免责{8}8.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辩证推理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想象获得合理裁判结论的推理过程B.美英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归纳推理,不用演绎推理C.“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是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D.演绎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法律事实{9}9.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B.法律论证的过程主要是协商过程,不包

5、含逻辑推理C.法律论证的融贯性要求裁判过程中价值与事实相统一D.法律论证结论的可接受性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10}10.某市的城市规划方案频繁变更,导致一些企业的房地产项目无法按计划正常进行。该地方政府违反的执法原则是A.讲究效率原则B.诚实守信原则C.正当程序原则D.比例原则{11}11.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要求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C.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公民来完成D.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拒绝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

6、度和经验{12}12.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B.法治思维需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13}13.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B.守法的内容就是全面行使法定权利C.守法的主体不包括无民事行为的人D.守法的范围包含宪法、法律及风俗习惯{14}14.王某发现当地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遂将收集的证据交给电视台。电视台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政府为此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认定报道反映的问题属实,依法对相

7、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该事件涉及的法律监督形式包括A.社会舆论监督、政党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B.权利机关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C.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D.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15}15.我国刑法 21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16.

8、17.18.19.20.21.22.23.24.25.26 缺{27}27.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