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

ID:30824026

大小:14.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1-0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8.《孟子》两章导入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两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

2、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简介《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背景简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疏通文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3、和。施行仁政少有利的天气地理形势有利人心所向上下团结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提出观点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的内城外城围表顺承代词,代前面城郭转折,但是句首发语词表顺承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虽然这样,但是。这表判断译文:(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

4、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表判断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坚固锐利放弃离开代城郭这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5、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因此限制凭划分的界限使…巩固凭借险要震慑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到极点内外亲属通“叛”背叛之:代词,代“失道者译文: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归顺,服从凭连接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连接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无义。施行仁政的君主。或者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父母兄弟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第1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攻城:天时而环攻之不胜守方胜地利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第3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守城:守方攻方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委而去之地

7、利败胜人和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第4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怎样论述?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战争治国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施行“仁政”排比(反面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课堂小结这篇短文一开始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然后用概括性很强的两个战例加以证明,突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接着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这

8、篇短文,作者的真正目的不是谈论战争,而是借战争论述实行“仁政”的重要性,阐明人和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写作特色1、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以排比的修辞写来使文章一气呵成,气势雄浑。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双重否定式排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进式排比)2、对比、对偶等修辞巧妙配合。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