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

ID:30851376

大小:213.5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1-04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_第1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_第2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_第3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_第4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数与代数2问题框架:1.如何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2.如何在止反比例教学中体现函数思想?3.如何处理好“问题解决”教学屮生活情境具体和数量关系抽象的关系?4.如何在教学屮凸显问题解决的策略?具体内容:“数与代数”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量的佔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数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始,从自然数逐步扩展到有理数、实数,学生将不断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数的运算伴随着数

2、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H然数四则运算,扩展到有理数的运算。伴随着字母的引入,代数式和方程的出现是数及其运算的进一步抽象。本专题中,我们和您交流的内容主要涉及后面两部分,下面我们结合新课标,聚焦儿个老师们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一、在方程教学屮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1.方程教学的口标对式与方程这部分内容,课标有如下具体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屮的等量关系(如3x+2=5,2x-x=3)

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中,“字母”的出现都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在“字母表示数”以及“方程”教学中,要肩负着帮助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进行过渡。学习“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意识的重要过程,是学习和认识数学的一次0跃,同时也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代数式、整式、分式和根式等一系列概念及相关运算的重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贯穿于学习数与代数的始终。在小学的第二学段中就安排了“式与方程”的内容,就是耍引导

4、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从第一学段过渡到第二学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第二学段不仅扩大了数的认识和运算的范围,同时在较为抽象的水平上初步认识代数知识和渗透函数思想。引入简易方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算术方法。基本的数量关系模型一是求和的关系(部分+部分二整体),二是求积的关系(每份数X

5、份数二总量)。具体的表现为加、减、乘、除的意义。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基木上是根据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个算式。这个算式的基本特征是将已知的数量构成的算术式使其结果等于所求的数量。例如:小明原来有一些铅笔,爸爸和妈妈又分别给他买10枝新铅笔,这时他一共有38枝铅笔,原來小明有几只铅笔?用算术方法列出的算式是:38-10X2=而用方程來解要先用字母x表示原來铅笔的数量。按照数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10X2=38后者是直接用部分+部分二总体的思路,未知数X和其它已知数一起进行运算

6、。而前者是求和逆运算,即己经和与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方程与算术方法的区别会更为明显。对于解方程,《标准》明确指出“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等式的性质反映了方程的本质,将未知数和已知数同等看待。这正是代数思维与算术思维的基本区别。开始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可能显得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操作起來更为容易,但在解简单方程时仍倡导老师们关注用等式性质的思路,一方面它体现着代数方法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与第三学段方程学习的重要衔接。1.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

7、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片段1】赵震一一《用字母表示数》赵老师通过“神奇的魔盒”,让学生充分经历输入数与输出数的游戏,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总结规律、概括规律,从“图形(△->□)”到“字母”、从无关系的字母(a->b)到揭示规律的字母(a-a+10),引导学生产生简明表达规律的内需——“用字母表示数”,真止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价值。【片段2】赵震一一《用字母表示数》对,我也听过赵老师这节课,唱儿歌一一《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8、。让学生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哼唱,与此同时课件不断显示更多的青蛙,直到多得数不清,这时赵老师问:还能唱吗?学生感到有困难了,于是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个小条,试着写一写。学生在练习纸上填:1: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无数只眼睛无数条腿。cl只青蛙张嘴,c只眼睛d条腿。只青蛙cl张嘴,b只眼睛c条腿。只青蛙张嘴,aa只眼晴aaaa条腿。只青蛙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与交流,展现了学生不同的结论及不同的思维层次:例如:生1还没有达到“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