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

ID:30884162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4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_第1页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_第2页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_第3页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_第4页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解析好莱坞的“中国风”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总结了中国观众四种不同的反应模式,并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定型观念三个层面予以分析和阐释。本文主张在全球化时代应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好莱坞的“中国风”电影,吸收好莱坞电影牛产的有益经验,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真正实现强势的跨文化传播。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好莱坞电影;“中国风”如果从现存的默片《娇花溅血》(BrokenBlossoms)(格里菲斯[D.W.Griffith]执导,1919年)算起,美国电影塑造华人形象已有九十年的历史。2008年,《功

2、夫熊猫》《木乃伊3》《黄石的孩子》《功夫之王》四部中国元素电影重磅推出,好莱坞似乎又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观众对此的反应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无论是好莱坞电影的创作实践,还是中国观众的观影体验,均涉及跨文化传播的因素,这也正是本文试图探究分析的焦点。一、好莱坞电影的“中国风”好莱坞“中国风”电影的创作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形象,不过大多是次要的配角和陪衬。脏乱的唐人街,男人拖曳的长辫,女人长长的指甲,赌博、走私以及帮会之间的争斗,成为中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即使以中国本土为题材的影片,也大

3、多塑造的是一些虚实莫辨的中国军阀,如:《上海快车》(1932)、《阎将军的苦茶》(1933)、《将军死于黎明》(1936)等。这一“傲慢与偏见”的视角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有所改变。1937年,好莱坞拍摄了首部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获普利策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具体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妇的悲剧命运,以及他们对土地的眷恋。为了凸显“中国色彩”,整部音乐采用了纯粹的中国音乐。这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早期好莱坞电影屮被严重扭曲的屮国人形象。1949年以后,由于中美之间再次出现政治上的

4、对立,好莱坞拍摄了许多反共电影片,以贬抑的立场渲染“赤色恐怖”,如:《北京快车》(1951)、《撤离地狱》(1952)、《水深火热》仃954)等。上世纪70年代,随着屮美关系逐步正常化,李小龙挟中华传统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了前所未冇的轰动和美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这是屮美电影文化交流史上一次小小的变奏。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录像带、国内电视、有线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收益不断萎缩,每年仅10%的美国电影可以赢利。好莱坞的应对策略是从国际电影垄断市场的赢利中进行补贴。据统计,1952年,美国电影业从国外市场获得的收

5、入占它的总收入的42%,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提升到52%至5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影片在欧盟电影市场中占到70%左右的份额。2003年以前,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盈利的60%也来自好莱坞大片。好莱坞电影(包括其他美国文化产甜)呈现出席卷全球的态势,也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下了一个注脚。电影市场的“全球化导向”促使好莱坞电彫在主题、取材以及拍摄方法等电影生产的一系环节发生了变化。他们宣称“永远在寻找最好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并不重耍。”1988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偏西方视角但制作精良的传记电影《末代皇帝》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九项大奖。19

6、93年,华裔导演王颖根据美籍华裔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首次成功地打入好莱坞主流电影市场。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尽管不乏争议,但在票房上颇为成功,且具开发潜力,自此以后,好莱坞的导演们开始更多更口觉地在作品中融入屮国元素。1998年,改编自中国传统故事的电影《花木兰》赢得全球票房共计3,04亿美元。另外,《非常人贩》《上海正午》《上海骑士》《面纱》《骇客帝国》《生死格斗》《007系列》等众多好莱坞高端概念电影屮均加入屮国元素,作为卖点在全球市场发行。据统计,电影007系列21部中的半数皆与中国冇着或多或少的关联。2008年作为中国年,好

7、莱坞又重磅推出了《功夫熊猫》等四部屮国元素电影。这些作甜或者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或民间传说,或者以中国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或者运用了大量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如麻将、二胡、毛笔等等,尽管不乏可看性,但很难说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生活理想。《功夫熊猫》的制作前后耗时5年,制作成本高达1・3亿美元,全球宣传推广成本高达1.25亿至1.5亿美元,席卷全球共计6.3亿美元票房。二、“中国风”电影“四论”针对好莱坞电影刮起的“中国风”现象,中国各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岀现了褒贬不一的反应。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论点:1“误读论”所谓文化误读,就是“

8、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该观点认为,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