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ID:30898759

大小:3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1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2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3页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湖南省新化县2016-20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是()A、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烟气脱硫B、大力发展私家车,减少公共交通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D、多使用电动车和自行车2、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氧气C、提出分子学说D、发

2、现元素周期律3.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硅B、钡C、锌D、硒4.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C、N、O、FB.H、He、Li、BeC.Li、Na、Be、MgD.F、Cl、Br、I5.卤素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卤素()A.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B.均为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大6.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素13153I,13153I中的质子数为()A、53B、78C、131D、184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A、

3、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8.下列各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递增的是()A.C、N、O、FB.Li、Be、B、CC.Li、Na、Be、MgD.F、Cl、Br、I9、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B.一定是金属元素C.一定是+2价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

4、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金属性强弱:Na>Mg>Al11.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甲乙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12、下

5、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iO3>H2SO4D、氧化性:Cl2>S13、下列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HCl>H2SB.H2O>CH4C.HF>HBrD.PH3>NH314.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H+Cl-HHHNClClMgO-HA.B.C.D.15、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Na2OB.NaClC.H2OD.KBr1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H2B.HClC.CO2D.NaCl1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水反应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碳酸钙高温分解D、硝酸与氢

6、氧化钠溶液反应18、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9.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

7、电池,并妥善存放D.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是Pb,正极是PbO220.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ABCD2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min)B.1mol/(L·min)C.2mol/(L·min)D.3mol/(L·min)22、在反应mA(g)+nB(g)=pC(g)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