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ID:30906410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级语文测试习题:.苏教版八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八年级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号的信息点涂黑。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1分)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这段话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我国风景优美的地方数不胜数:有头

2、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有亭台轩榭的苏州园林,有绿波潋(▲)滟的洪泽湖,有气势磅薄的万里长城,有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这些美景都是祖国大地上的瑰(▲)宝,令人心弛神往。新课标第一网 ▲▲   ▲ 改为 ▲    ▲ 改为 ▲ 2.下面的这段文字中划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2分)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犹如“金牌”照亮了中国三农巨变之路。①在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推行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免费义务教育;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建立,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目

3、前受保障农民超过8亿;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修改①:▲修改②:▲3.诗、文名句填空。(共6分,每题1分。)http://www.xkb1.com①▲,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②▲,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③▲,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⑥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4.名著(5分)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

4、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⑴选文出自前苏联作家▲的作品▲,文中空缺处的人物是▲。(3分)新课标第一网⑵“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这条道路”是指什么?保尔面对生活的态度对我们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有什么意义?(2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述江苏人形成“大冬小年”说法的原因。(4分)江苏人形成“大冬小年”的说法,有两个原因。四季气象和节令变化对农耕影响极大,江苏山温水软,一向就是国家的粮

5、仓。宋朝以来流行的“苏湖熟,天下足”,应该不仅仅体现国家对江苏作为粮食大后方的重视,而更体现了江苏人对农业、水利的重视。江苏是个文化底蕴十分浓厚的地方,它有着很强的传承文明的能力。按周历计算,一年的开始是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的。本地居民有不少是周朝的一部分后裔,因此江苏人沿袭周以来的习俗,特别重视冬至,也就不足为怪了。答:▲二、阅读与理解(39分)(一)阅读《天赐良“源”》,回答6—9题。(9分)Xkb1.com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吸收太阳热能的海

6、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X

7、k

8、B

9、1.c

10、O

11、mA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

12、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海洋温差发电机的工作流程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