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

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

ID:30928025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戏曲表演借鉴话剧肢体语言理论的思考作为一个地方戏曲的演员,在多年的专业学习和舞台演出实践中,对于四功五法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的戏曲程式的学习和把握口然是重中Z重。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是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的。它来自于生活,不同于生活,出于体验,而又不止于体验。表演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把蕴藏于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现了形体动作的雄、美、冈IJ、柔、虚、实、娇、俏。想象力丰富,夸张适度,唱、做、念、打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的。那么是否在戏曲传统戏的学习和表演实践中,只耍按程式来就行了呢?程式即戏曲的艺术语言、艺术技巧,但

2、不是全部。僵化地看掌握戏曲程式,师傅、前辈怎么教,就怎么演,没有个人的体会和主观创造性与之结合,则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运用过程屮,就会陷入僵化与“千人一面”的状态。而对于塑造人物的程式掌握之外,可否借鉴一下话剧的肢体语言理论,从中找到一些启示,结合戏曲的特点对戏曲人物塑造会有所帮助呢?笔者有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戏剧作为一门视觉和听觉的艺术,那么观众在进入剧场后首先是看和听,视觉和听觉信号首先转入大脑,由感觉到分析,也就是演员的动作和声音,转换成为语汇、转换成信息。肢体表达实际上是人体必耍的肌肉运动,它与语言表达在戏剧中有些相同点,同时不同点也是尤为明显。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作为表演手

3、段的形体与声音,都能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但是这两个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语言往往代表一个人对外的表达,大多数情况下语言是意识的产物,肢体是下意识的产物,所以语言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动作的背后往往是单纯的。因此根本的问题是要寻找岀环境或受刺激变化改善的结果,人是怎样行动或反应的。这种观点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人能够观察到的行为上,即,在他周围环境中影响的那些因素和他对这些作用力的反应。同样作为表演手段的声音,他对于外界的刺激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做出相应的,及时的反应的,特别是在舞台上,台词是提前固定好的,演员所说的是经过大脑分析,思考,想象后的语言,这种及时性已经不存在了,是相对理性的;而肢

4、体动作往往是人受到外界刺激以后是口然和下意识感性的反应。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人在用语言说谎,但身体是不会说谎的,是能更加准确的表达出角色当下确切的感受,人是复杂的动物,他受到社会、地位等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呈现出内外的不统一,动作是人类与生具来的自然反应,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作为演员需要了解其中的差异,总体看来作为人的行为来说动作是更加下意识、更加直接、更加贴近当下感受的。作为创造人物的两大手段之一身体,它的任务就是如何更好的重现人物,表现人物,如何更加贴进生活的真实性。在写实主义戏剧中剧本的文学性,演员表演的真实,或者说仔细一点,必须严格的以生活为依据,演员表演必须真实合理,

5、我们要进入到一个人物的当中去,剧本就已经将我们的形体行动线,形体语汇程度及幅度提出了具体的耍求。那传统的主流的写实主义戏剧上,语言声音是主要的表现人物,表达戏剧内容,剧作家观点的主要手段,因为它更加直白,更加容易被观众所领会,明白,接受,观众人部分被演员精彩的语言魅力和故事情节所打动,肢体在传统戏剧中占的比重较轻,但是在人物塑造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在进入角色的创作流程是先从文本入手,分析规定情景、舞台事实,上场任务,搞清每一段的舞台行动。一切准备就绪后进入排练,排练的初期主耍是排练台词,从台词中找到人物的基本特性,大的感觉,在这个大的感觉中找到人物的

6、基本姿态,设计一些标志性动作,在与对手交流中从台词找到形体交流的点,也就是声音语汇先于身体语汇的交流。然后不断的磨练让身体与声音的交流不断有机起来。整个创作过程按照斯氏由内到外的体验派流程进行创作。也是写实主义戏剧最基本的创作流程。无论是哪种外部技巧的体现方式,对于丰富戏剧体现来说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对于演员的外部技巧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力的贫弱,内在的丰富体验就难以得到完美的体现,就难以感人至深,动人心魄。我们在训练演员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使演员不仅能够体验到角色的内心生活,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体现手段表现出来,使舞台的呈现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戏剧的张力。作为

7、演员的创作手段,肢体动作无论是在非写实主义戏剧或写实主义戏剧中,它都要能如实表达剧作家和二度创作者的意义,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表象如何分杂,它最终还是在创作者心中的一个反应,作为演员,我们应该学会更加熟练的运用自己的身休,适合不同的要求,不陷入单一的模式,并学会在众多不同的流派屮相互借鉴,做到灵活运用。(作者单位:长沙市花鼓剧院)责任编辑:黄晓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