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

ID:30931731

大小:123.4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4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_第1页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_第2页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_第3页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_第4页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诸葛亮形象演进探微苏慧霜米摘要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典型的人物,小说中的诸葛亮忠贞、睿智,还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鲁迅称之为:「多智而近妖。」但是,史实里的诸葛亮,少了神怪的色彩,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从「历史」到「小说」到「戏剧」,时代不同,诸葛亮亦有不同的形象发展,魏晋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名士」,如陈寿《三国志》载:「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到了宋代,平话中的诸葛亮已有神化色彩,所以流传「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元代讲史、杂剧屮的诸葛亮是一个「达天地Z机,神鬼难度Z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2、挥剑成河的「道士。」至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则将诸葛亮描写成一个忠贞的经纶济世之士。木文试依时代演进,从最早史料《三国志诸葛亮传》到魏晋南北朝的野史传说,唐代市人小说以及明代罗本《三国演义》到明清戏曲剧目,探寻诸葛亮的形象演变史。关键词:小说、诸葛亮、三国演义一、前言:从历史到传说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屮的诸葛亮,是一个脍炙人口的著名艺术典型人物。早在三国时期,这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去世以后,民间便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I。诸葛亮是旷古未有的奇才,发明「木牛流马」,并著书二十四篇,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

3、又发明「连弩」箭法,一弩可发十矢,皆书成图本2。由正史以至于笔记、野史、诗歌、平话、戏剧,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的诸葛亮,往往具有当时代的社会显影。伴随着三国故事的发展与广泛流传,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事迹本身是十分理想的艺术形彖创作素材,从历史真实人物走入艺术典型,诸葛亮在历来三国故事中被当作主要人物来描写,绝不是偶然。木文即依时代分演进,从现今所见最早的史料《三国志、诸葛亮传》,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野史传说,唐代市人小说中的琐闻轶事,和现存最完整记载诸葛亮艺术形象的《元至治新刊、三国志平话》,以至明代罗贯中《三国演

4、义》中的诸葛亮作一对照,以说明诸葛亮形象在流传过程中的演进与转变。二、《三国志》中的能臣贤相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其事迹行宜主要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透过笔端摹写历史事实,极力塑造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能臣贤相,具有极高的政治才华,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屮可以清楚看到一个「相才」与「忠臣」。*中台醫護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國文學科講師1民間故事中的諸葛亮傳說,將另立章節探討。2羅貫中《三國演義》一百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管仲、乐毅之流的相才首先,《三国志》以诸葛亮自比管

5、仲、乐毅,〈诸葛亮传〉云:「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引文見陳壽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洪氏出版社,頁九一一。身居草卢之中,却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刘备三顾茅庐吋,诸葛亮以「隆中对」,表现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超越常人的远见。他指导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以「联吴伐魏」的策略,辅佐汉室。尤其是赤壁一战,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陈寿极度赞誉诸葛亮之才识与风范,称许他是相国之才。正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曰:「诸葛亮

6、Z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Z良才,管、萧之亚匹也。」以「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突显诸葛亮的能臣贤相之才。(二)得遇其主的忠臣诸葛亮作为一个不流于俗的政治人才,自不等同于一般俗客的毛遂自荐。对于三顾茅卢一事,尽管《魏略》有另一种说法,以为:「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Z。」引自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後注引「亮北行见备」一事若属实,则卧龙冈上君臣相感的浪漫情节便大大

7、削减了艺术的张力,而诸葛亮的声名亦将随之减弱。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记载:「由是先主遂谒亮,凡三往,乃见。」这段文字既突显诸葛亮的声望远播扬名,更兼顾诸葛亮南征前上书:「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卢Z屮,谱臣以当世Z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引自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諸葛上書o作为史书的一部《三国志》,在诸葛故事的取舍中,以现存可靠的文集〈出师表〉为考,兼顾史实的合理发展,采取「先主谒亮」的历史情节,使得历史人物的诸葛亮,成就一段君臣相惜

8、的佳话,也感动了千百世所有怀才不遇的世人,自屈原之后,「得遇其主」的遭遇,感动、安慰了中国千千万万有志Z士,连司马微都不禁叹道:「卧龙得其主!」。(三)应变将略非所长忠于史实,不流于荒诞不经,是《三国志》与后世三国故事最大的不同。尽管后世对诸葛亮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尽管陈寿一再把诸葛亮比作大政治家管仲、萧何,但是观诸史实,诸葛亮从六岀祈山,到病逝五丈原,终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