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

ID:30946877

大小:8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_第1页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_第2页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_第3页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_第4页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环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项冃概况18万吨/年聚氨酯树脂及特种聚氨酯改性体项目是由福建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福鼎市龙安工业项冃区,项冃总投资45000万元。项冃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冃占地面积为24774.48m2,总建筑面积40033m2o项目由主体工程(生产车I'可3个)、储运工程(2个仓库和2个罐区)、公用工稈(给水、供电、循环水系统、制冷系统,供热系统)和环保工程组成。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门卫、综合生产用房、车间一、车间二、甲类仓库、丙类仓库、机修间、污水处理辅

2、房、生化池、事故水池、消防水池、循环水池、动力站房、泵房、罐区一;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车I'可三、罐区二、堆场三。项目环保工程全部一期建成,二期项目全部依托一期的环保工程。2.环境质量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引用区域常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大气中SO?、NO?、PM】。、TSP本底监测结果均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工业园区各项指标小时均值占标率低于20%,日均占标率均低于65%,其中PM10为主要现状大气污染物。同时根据引用及监测的区域特征污染物大气坏境质量监测数据

3、,甲苯、DMF、TVOC及苯乙烯均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瞬时最高浓度限值和参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店下溪上游超标因子为氨氮及挥发酚;下游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挥发酚。上游超标主要受到上游来水水质彫响,下游超标因子屮,与龙安项目区产生的因子相同的部分,主要是因为龙安合成革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标准高于地面水水质标准,造成在下游监测断面污染物未能完全降解混合,造成部分因子出现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要求的情况。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

4、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厂界各个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值,昼间噪声值在52.5-61.6dBZ间,夜间噪声值在46.3-54.2dBZ间,均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釆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结合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预测,有组织废气排放源正常排放时,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排气筒P1排放源下风向苯乙烯最大地面浓度0.0000299mg/m3,其占标率0.3%,小于20%;VOCs最大地面浓度0.00996

5、3mg/m3,其占标率1.66%,小于10%。排气筒P2排放源下风向DMF最大地面浓度0.001818mg/m3,其占标率0.61%,小于10%;VOCs最大地面浓度0.0004827mg/m3,其占标率0.08%,小于10%,甲苯最大地面浓度0.00009654mg/m3,其占标率0.02%,小于10%.锅炉燃烧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的最大地面浓度的占标率也较小,均小于10%,项li废气污染物正常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同时根据估算结果计算本项目排放废气各污染因子在各敏感点的落地浓度对

6、各敏感点的贡献值也很小,对敏感目标影响较小。在环保措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项目投产后不会改变目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根据工程分析及Screen3计算结果,确定拟建工程卫生防护距离为生产车间一边界为起点,外延100m;生产车间二边界为起点,外延100m;综合生产车间边界为起点,外延50m。,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居民敏感点分布情况来看,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村民。项目周边村庄民房距本项目污染源区最近600m,受项目废气的影响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项目运营后本项目最大排水量65.95t/d,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经“

7、水解酸化+A/0+接触氧化+臭氧消毒”工艺处理后排入配套建设的龙安合成革污水处理厂,经龙安合成革污水处理厂集屮处理后排入店下溪,污水处理具有水质、水量的可行性,对周边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1.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生产废水由龙安合成革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未采用地下水。项目主要废水为生产废水、车问地面冲洗水、实验室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项目所用物料不涉及持久性污染因子和重金属。项

8、目废水污染因子主要为COD等。在向地下水迁移过程中,COD容易被降解。项目按照GB/T50934-2013《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各工程及生产场所进行切实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渗。通过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正常情况下,项目污染地下水可能性较小,不会对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但在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为零、水池出现渗漏的非正常状况下,不考虑水池防渗、包气带的阻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