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ID:30954657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三座公称容量120t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学部:知行书院专业:冶金工程班级:12级拓展五班姓名:崔军坡学号:201224370501指导教师:贾雅楠2016年1月3日一、选题背景)(1)题目来源:自拟(2)应用性:建筑、汽车制造、航海制造、航天制造等等(3)先进性:在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已广泛应用(4)发展前景:从国际需求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从2008年11月开始下降,到2009年底外贸总额下降了13.9%,其中出口下降了16%。从2009年11月起外贸额开始止跌回升,20

2、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4.7%,比2008年增长16%,创历史新高。但是,对外贸易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木上升和用工短缺、人民币升值、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融资成本增加等压力。由于成本和汇率变化趋势难测,不少外贸企业为防范风险,缩短了订单期限,减少了订单量。从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前景来看,虽然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回升的阶段,但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创新高,表明全球钢铁生产正在逐渐恢复。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今后几年我国钢材出口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会维持稳定。再考虑到国家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

3、对钢铁产品的出口并不鼓励,总体来看,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的峰值。板材棒材既能在建筑和汽车制造等普遍行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又能在航海航天制造等高科技产业有更高的发展,由于经济危机后经济逐渐冋暖板材棒材既能在国内的建筑业有稳定的发展又能在高科技产业有一定的发展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另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屮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扩大钢材产品的消费。因此,屮国钢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钢铁冶炼的主要设备一转炉,在整个冶炼历史上,还将继续占有

4、重要的统治地位,对于我国的钢铁行情來说,优化冶炼设备,提高冶炼技术是我国钢铁行业主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大型化转炉不仅口动化水平更高、易控制、易操作,而耳成本大大降低,述能冶炼出更优质的高级钢种,减污减排效果更好更明显。因此,我国大型转炉的改建或新建是必然的。同吋,原大型转炉的优化建设也势在必行,提高我国钢铁产品质量,冶炼高级优质钢、特种钢,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重耍任务。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经过儿年的结构调整、专业分工、技术升级、金业购并、资源整合,国外的大型钢铁企业将企业规模从发达国家向亚洲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他们通过加大对

5、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核心的技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方式,不断巩固自身的国际竞争地位,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据2005年统计,美国年产钢1亿吨,转炉钢占钢产量的60%。美国转炉炼钢技术的特点是普遍采用铁水脱硫、溅渣护炉、钢包炉精炼,并开发新的终点控制方法等。美国钢铁企业在出钢和钢包渣的控制及二次燃烧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据统计,口本有吨位在200吨以上的转炉33座,转炉大型化复合吹炼是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日木转炉技术的进步突出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分阶段精炼,二是智能控制。国外在转炉炼钢屮研究出了许多新的加强熔池的搅拌

6、方法,提高熔池搅拌强度。强搅拌的主耍方法冇比利时冶金研究屮心开发的LD-HC.新日铁开发的LD-0B.川崎开发的K-BOP法。目前世界上强搅拌复吹转炉约有近30座,生产能力达4500万t/a,具屮LD-OB法有15座转炉,生产能力近3000万t/ao强搅拌方式冶金效果明显,以1987年投产的加拿大多发斯第二次炼钢厂300tK-0BM炉为例,钢水收得率提高1.4%,终钢钢水含硅量可低至小于0.015%,终吹钢水含氮量降到23ppm,终吹钢水含氧量降到250ppm,铝节约053kg/t,猛铁节约1.36kg/t,炉龄达到2

7、544炉,中间换一次炉底。国内研究现状分析: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耍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80年代初我国从FI本引进技术开始发展转炉复合吹炼技术,使得我国开始得以开发、应用这项技术。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期间经过主要的“六五”、“七五”、“八五”攻关,我国的钢铁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细致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的复吹转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1983年开始用

8、于工业生产,分别在首钢30吨转炉和鞍钢180吨转炉上推广使用,在当时虽在掌握复吹工艺及底部供气元件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但相比较国外的先进水平,我国的顶底复吹技术述处于落后阶段,口前全国的顶底复吹钢比例占转炉钢比例约16%,因复吹工艺的发展与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的结合在我国的一些工厂开始形成了现代化炼钢新工艺流程,因而扩大了传炉钢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