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

ID:30968158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_第1页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_第2页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_第3页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_第4页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助人自助”慈善理念初探“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助人,指帮助受助者使其改善目前的状况;第二是自助,指在帮助受助者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受助者的潜能,发掘受助者可利用的资源,改变不利于受助者发展的环境,从而使其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受助者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虽近代“助人自助”的理念起源于西方,但若追溯至古,中国慈善事业亦有其萌芽。鸦片战争后“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在内忧外患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繁盛起来,对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助人自助”理念“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

2、,并不是绝对的“舶来品”,虽然繁盛于近代,但若要追溯其起源,中国古代亦不乏前例。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栗,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使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这便是以工代赈的起源,虽然当时的“以工代赈”还只是停留在帮助受助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救助的层面上,并没有考虑到通过一定的工程建设改变受助者的生存环境,使其获得更加长远的自助发展,但从中已经隐约可以看出“助人自助”慈善理念的萌芽。齐桓公时,管子曾向百姓提供借贷的救助思想,即以通过向百姓借贷食物、种子

3、、土地实现百姓的自助生产,管子曰:“民之无本,贷之圃疆”,亦曰:“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之民。”这种通过向受助者借贷必要的生产要素帮助受助者恢复生产的救助方式,后世被称之为“农赈”,为历代加以继承并不断发展。可见,“农赈”为受助者创造了一定的生产条件,使受助者拥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从而使受助者能够做到自力更生,这已明显带有“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宋代黄震改革慈幼之政时,做到了从长远考虑受助者日后的生计问题,并提岀使其自立谋生的积极救济法,即使受助者学习一定的技艺,以便将来能够口养,据《黄氏日抄》记载:

4、“今仰店铺有人欲收为使唤,或买卖有欲收为过买及恐有宗族亲旧自欲收录,或民间欲收养为子,并仰经坊长求四邻保明申上,本司当并此儿一年合支钱米作一项给付收录之家,使之早有归着。各自习学道业,求长久活路。”虽然“助人自助”的思想在中国早有出现,但还只是停留在片面化和非系统化的初始阶段,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开始逐渐成长起来。近代“助人自助”理念的产生鸦片战争的失败,使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列强的不断入侵、社会结构的变迁加之天灾人祸不断,以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仅凭

5、善心去从事慈善事业在数量上和水准上都不足以达到社会的要求;同时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帷幕,西方慈善事业的引入在中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样,在中国社会内部要素和西方慈善事业“示范效应”的叠加下近代中国“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应运而生,开始了探索慈善事业科学化的进程。咸丰十年(I860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冯桂芬避居至上海,使他得到了一段与西人接触和大量阅读了西方书籍的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冯桂芬提出向西方学习,普及推广“义庄”和“善堂”,设立“严教室”,专收旧家不肖子弟,“教之耕田治及凡技艺”;又设立

6、“化良局”专收妓女,“择老妇诚朴者教之纺织,学有所成者,三年保释”。通过介绍西方的慈善机构,冯桂芬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慈善思想,通过改造中国传统的“善堂”、“义庄”,冯桂芬提岀了变消极的助人方式为积极的助人方式,变“输血”为“造血”。与此同时,冯桂芬和其次子冯芳植共同创建了苏州洗心局,将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付诸实践,据《同治苏州府志》记载,“洗心局在翦金桥巷,国朝同治十年郡人冯芳植创建,旧家子弟不肖者送局管束,共建号舍若干间,严行禁锢。”不难看出,冯桂芬已明确提出了在救济贫民的同时教给其一定的技艺,使其能够做到自存慈善思想,即“

7、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慈善活动之中。这既是对西方慈善事业的学习亦是对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继承与更新,自此国人开启了慈善理念近代化的历程。近代“助人自助”理念的发展戊戌变法前后,列强的进一步入侵,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巨额的战争索赔,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在这种痛苦的刺激下,中国人开始了进一步探索慈善事业科学化的进程。这一时期,“助人自助”慈善理念下的救助对象的外延开始逐步扩大,由原有的“贫民游惰”开始扩展到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每一个

8、人都应有通过劳动糊口的能力与权利,应该充分发挥受助者的潜能,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受助者都能做到自力更生。近代中国“助人自助”除为受助者传授一定的职业技能外,其形式也产生了进一步的扩展,主要表现为多种新形式的助人方式的产生。没有任何恶习又能安分守己的贫民,想从事小本生意而又苦于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