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试技术

热工测试技术

ID:30971690

大小:7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热工测试技术_第1页
热工测试技术_第2页
热工测试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热工测试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热工测试技术复试总结1、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2、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功能感受件(传感器):肓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感知被测参数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和应信号;屮间件(传递件):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原封不动地传给效用件;效用件(显示元件):把被测量信号显示出來,分为模拟显示和数字显示两种。3、测量仪器的静态特性精确度:测蜃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允许的最人绝对课差/(仪器刻度上限一跟);恒定度(回差):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指示值的稳定程度;灵敏度:指针线位移或角位移/被测量的变化值;线性度:标定曲线与肓线的最

2、人偏差/输出信号的变化范伟IX100%,反映了标定曲线与直线的接近程度;分辨率:分辨力/罐程;分辨力:仪器可检测出输入信号的变化量;灵敏度阻滞(感虽:):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极微小引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变化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所需的时间。4、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比,H;吋间常数:测量系统对阶跃输入瞬态响应到达稳态值的63.2%所需的吋间。5、谋差:测量值与真值差系统谋羌:测最屮某些规律性的以及影响程度由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谋差(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系统误差不具有抵偿

3、性);随机误差:有许多耒知或微小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解决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过失误差: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课差,原因:测量者粗心、过度疲劳、操作不正确。6、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A.消除根源:仪器谋差、安装谋羌、环境误差、方法谋羌等;B.修正法C.具体方法:a.交换抵消法:测量中某些条件进行交换;b.替代补偿法:用一个精度较高的己知量在测量系统小取代被测量量,而使测量仪器指示值保持不变;c.预检法。7、系统误差的综合代数谋弟法、算术综合法、几何综合法8、随机误差的四个特性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9、标准误差(均方根

4、误差):极限课差:有限测量次数下:谋差二二观测值一真值,偏差"观测值一算术平均值10、电阻式传感器金属应变式传感器:金属电阻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机械变形时,电阻值也会随之产牛•相应的变化;半导体压阻式传感器:压阻效应:固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电阻率发生变化;电位计式传感器:位移变化通过机械机构改变了电阻器滑壁位置,从而改变电阻值;气敏传感器:(检测气体种类和气体量)半导体气敏元件与被测气体接触后,造成半导体性质变化;湿敏电阻传感器:材料电阻随空气湿度发生变化;11、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改变极板间

5、隙、极板间冇效工作面积、介电常数改变电容12、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某些结品物质,当沿它的某个结品轴施加力的作用时,内部会出现极化现象,从而在表面形成电荷集结,电荷量与作用力人小成正比;逆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些表血•间加电场,在晶体内部产生极化现象,促使晶体产生变形。并联组合:同极性贴在一起作为输岀端,两边用导线连接作为另一•个输出端。该组合输出电荷大,测电荷,电容大,吋间常数大,侧缓变信号;串联组合:正负电荷集屮在上下极板,中间晶面上的电荷则互相抵消。输出电压大,测电压,电容小,时间常数小,测瞬变信号。13、磁电式

6、传感器(感应式传感器)原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牛电动势,可以用來测速度。14、热电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热电阻效应:儿乎所有物质的电阻率都随本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电偶: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动势的变化。热点现象: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若两连接点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会产生电动势,形成热电流。这两个导体称为热电极,组合称为热电偶。接触热场的一端称为工作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15、热电偶的优点A.测量范围宽,・250^2800摄氏度;B.可实现远距离多点检测;C.可制成小尺寸热电偶,适于快速

7、动态测量、点温测量和表面温度测量16、热电偶的基木性质A.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无论截面是否变化,也不论在电路内存在什么样的温度梯度,电路中都不会产生热电动势;B.屮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屮插入第三种(或多种)均质材料不会使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发生变化;C・中间温度定律:在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o,热电动势Eab(t,tO)等于热电偶在连接点温度为(t,tn)和(tn,tO)时相应的热电势Eab(t,tn),Eab(tn,tO)之和°Eab(t,tO)=Eab(t,tn)

8、+Eab(tn,tO);D.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EAB(t(o)=EAC(ttQ)-EBC(tto)17、热电偶采用冷端温度补偿补偿原因:使热电动势称为温度t的单值函数需要让冷端温度为0摄氏度或某一定值,但rfl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彫响,故需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