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

ID:30978096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_第1页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_第2页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_第3页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_第4页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设计摘要:本文对高中物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部分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和体验,加深其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并能运用物理原理解释生活屮的现象,从而促进对问题本质的深入认识。关键词: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实验;物理本质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7)2-0028-3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碰撞问题是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教学的重点。在处理碰撞问题时,教师往往预设好了初末状态的速度,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比较系统在碰撞前后的机械能变化,最后由教师总结介绍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以及完全非弹性碰撞

2、的概念及特点。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非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系统减少的机械能哪去了呢?产生这些疑问的原因主要在于,碰撞过程中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碰撞前后物体本身的变化又极其微小,学牛无法从物理现象中挖掘碰撞的本质。本设计将此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设计演示实验并结合生活中碰撞的例子,有利于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深入认识。1设计思想设计在学生观察跳球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思考碰撞的特点。通过在玻璃球之间加入海绵,将两类碰撞进行对比,机械能的变化转化为可见的因素,学生对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就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结合

3、图解的方式将碰撞的效果放慢、放大,更直接还原了碰撞的本质。最后,通过与生活联系,进一步了解损失的机械能转化成英他形式的能量,体现了将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思想。2教学过程2.1魔术导入,引发疑惑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小不同的两个弹力球,它们都有一定的弹性。教师演示:使两球从一定高度分别落下,观察到弹力球都弹了起来。师:现在我让两个球一上一下组合,再从刚才同一高度落下,大家注意看,两个球谁能跳得更高!教师演示:小球在上、大球在下一起落下,观察到小球弹起更高的高度,大球却几乎没有弹起来。??:它们的动能如何变化?你们猜一下为什么

4、会这样变化?生:小球弹得更高,说明它获得了更大的动能,而大球几乎没有弹起来,说明它的动能减小了。可能是大球把自身的动能传递给了小球。师:两个弹力球一上一下组合落下,大球被地面反弹后与小球之间发生了碰撞,我们知道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可以发生传递,系统的动量守恒。既然机械能在碰撞中也能传递,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又是否守恒呢?设计意图:跳球实验中小弹力球的动能变化较为明显,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够引发学牛对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率,两球下落的高度应保持在15cm到25cm之间较为合适,口下落前尽量使两球的重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2

5、.2实验探究,挖掘本质(1)对比演示碰撞实验,将碰撞现象分类教师演示牛顿摆中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实验,将一个玻璃小球拿起一定的高度,从静止释放,与另一个玻璃小球碰撞(如图la所示)。观察到两个小球碰撞后,第一个小球静止下来,而第二个小球摆起一定的高度。师:系统机械能在这个过程发生了怎样的传递和转化呢?生:第一个小球被举高的重力势能在下落过程中转化为动能,碰撞后,第一个小球静止,第二个小球获得了动能,又在上升过程中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师:如果碰撞中第一个小球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第二个小球,第二个小球上升的高度与第一个小球释放前的高度应该有什么关系呢?此时系统机械能怎

6、样?生:一样高,机械能守恒。重复实验,观察到几次碰撞后小球上升的高度和下落前的高度接近相等。接下来,教师在第一个小球与第二个小球碰撞部位粘上海绵泡沫(如图lb所示),演示非弹性碰撞。师:碰撞后小球摆起的高度如何?机械能传递过程屮如何变化?系统机械能守恒吗?生:小球在碰撞后不能摆到原来的高度,说明机械能不守恒。师: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将碰撞分为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这类碰撞叫做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不守恒,这类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师:加上海绵后,机械能为什么不守恒了呢?损失的机械能去哪了?(2)图解碰撞的物理实质,解释机械能转化问题学牛充分思考讨

7、论后,观看两类碰撞的动画,进一步让学牛思考两类碰撞的差异。教师图解碰撞过程中发生的形变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碰撞的物理实质。师:碰撞过程中两小球会受到一对相互作用力,使得它们发生了形变。但是,在玻璃球与玻璃球碰撞后,形变会马上消失(如图2a所示),因此弹性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很小。而泡沫的形变在碰撞后不能完全恢复,碰撞时机械能损失明显,损失的机械能用在了物体形状的改变上(如图2b所示)。设计意图:由于碰撞吋间极短,所以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产生的形变很小,学生无法把握机械能损失的实质,就无法从能量角度深入认识碰撞现象,而仅仅通过理论推导显然是不够的。将两类碰撞实验进

8、行对比演示,将机械能转化为可见的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