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

ID:3098661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_第1页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_第2页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_第3页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_第4页
资源描述:

《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墨子:为平民发声的思想家  初识经典  墨子,名翟(dí),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他所处的时代,群雄蜂起,百家争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而墨子正是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的墨家思想。  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

2、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深入品评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除此之外,《墨子》中还包含了许多先进的自然科学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学、光学。可以说,《墨子》为我国古代科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4  在《墨子》中,最明显的是他的平

3、民思想,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这与儒家的博爱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墨子看来,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不平等、互相欺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离乱给平民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他认为民众互爱互让,是顺应天意;而互相残害则是违背天意;诸侯间的攻战是天下混乱的根本原因。

4、在这个思想之上,墨子针对传统的世袭官爵俸禄制,站在时代潮流前面,提出了“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尚贤”也就是让凡通晓治理之道且有才的人,无论贵贱,均可参政。“尚同”,即在尚贤基础上求得全社会思想的一致,使社会由乱至治。为使自己的主张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除了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墨子》在文章的行文以及体例方面也有开创性的贡献。《墨

5、子》一书,虽然仍属记言性质,但其所记的已不再是简单的片言只语,而是首尾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论文,而且每篇都有标题,可以涵括本篇的中心思想。这与语录体散文《论语》有了明显的分别。如果说《论语》还只是零散的思想智慧的间断闪光,那么《墨子》已经把这些闪光的思想串成一整条珠链。中国的论辩散文是从《墨子》开始的,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4  名篇选读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

6、相篡①;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②;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  【注释】  ①篡:用强力夺取。  ②贼:杀害。  【译文】  墨子说:用互相关爱、互相谋利的办法来改变它。但是互相关爱、互相谋利的办法将要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墨子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一样,看待别人的生命就像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的话,诸侯

7、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主相爱,就不会互相掠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互相残杀;君臣相爱,就有恩惠、有忠心;父子相爱,就会有慈爱、有孝顺;兄弟相爱,就会有和睦、有协调。全天下的人都相爱了,强者不控制弱者,人多势众的不劫掠势单力薄的,富有的人不欺侮贫穷的人,显贵的人不傲视低贱的人,奸诈的人不欺骗憨厚的人。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可以让它们不发生的,就是因为人们产生了相爱之心,所以仁义的人都赞美它。4  【点评】  通过这段文章,我们可以简单比较一下儒家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我们深入了解儒墨之间差别的一种方

8、式。儒家的仁爱同样是对他人的关心爱护,但以亲亲为出发点,主要是处理宗法家族关系内部的亲戚关系,同时涉及国家、上下、君臣及国与国的关系。儒家是强调上下尊卑、亲疏远近的。而墨子不然,他有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他不仅说了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相爱的好处,还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这样才能使天下的祸篡怨恨不发生。  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