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ID:3098692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从教学策略上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创设合理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090-01  现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本质上是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培养学生主体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这也要求

2、从教学策略上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创设合理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参与意识,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并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获取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将以往教师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而教学过程则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对知识的共同探究过程。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平时教师应该

3、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真诚的对待学生,使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情感往往是以教师的情感为原动力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激情和毅力的基本条件。通过师生双向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老师对学生的点拔,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提高学生信心,变苦学为乐学。因此,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二、积极引导学生,鼓励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

4、生的表现、参与、交往、合作的欲望,促进积极的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主动参与的核心是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和时段衔接等关键因素,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当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愿意参与、喜欢参与、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要能给予宽容,并且当学生的观点出现偏颇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自我矫正,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要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和辩论,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心理上有一定安全感。4

5、  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只有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创设适宜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好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进入求知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良好感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创设问题情景必须符合学生心智水平,以“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为适度,问题不能太

6、浅也不能太深,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在进行《概率树状图》教学时,课前布置作业:每人用一元硬币,垂直向上抛100次,记录下硬币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竖立的次数。上课了,连续进行三个层次的问题实验:  问题一:根据你所做的实验,你认为,哪个可能最大?  问题二:根据学习小组的4个人所做的实验,你们得出哪个可能更大?  问题三:全班45位同学共同来做这个实验,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情境中,就会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随时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点拨和调整,将学生

7、的思维“引”上正路,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贵在启发、引导、点拨、激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制造部分错解和漏解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通过学生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实现系统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充分发展。  四、尊重主体差异,创设表现机会4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树立“没有差生而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的教学观念,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因人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和谐发展。同时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