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

ID:30987859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情感的渗透  【摘要】21世纪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愿学、乐学、善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浑厚兴趣。  【关键词】情感;挖掘;激励;渗透;培养  曾经看到过一则成绩很优秀的女学生的日记,日记中写道:“虽然我每次数学考试都考得高分,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很羡慕,家长也很高兴,可我还是觉得学数学没意思,太枯燥,害怕上数学课。”这样

2、的情况相信不会是少数,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智力是优秀的,对学习数学的情感却是空白的,哪里还谈得上对数学的热爱、终生学习数学呢?多年来,数学教学普遍重视分数,分数高就认为是学数学的苗子,否则就认为数学低能儿。大部分学生在分数面前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以失落的情感远离数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教育中严重的情感缺失,情感作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决不能再忽视了。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那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6  1.钻研教材,挖

3、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不同版本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时更换脑筋,跟上节奏,在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力求能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魅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和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情感。如:在教学中深透数学发展史、数学史话,介绍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中取得的成就,以及领先世界行列的科技,这些无不引起学生共鸣,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从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让

4、学生留心生活,观察周边环境,充分意识到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再则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产生联想,动手参与,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现。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我曾做过两个小实验,实验一:一次数学测验,A、B两个学业差不多的学生都得了48分,我在班上批评了A生,对B生不但没批评,还表扬他对某道题的解法有独特见解。结果发现:B以后上数学课兴趣很高,而A生则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待期末考试时,A生得了

5、29分,而B生增加到77分。实验二:6去年在我班上有两个经常早自习迟到的学生,屡教不改。我强制要求其中的一个买了闹钟,并告诉他“有了闹钟以后不许再迟到了,否则罚你扫地”但后来他还是经常迟到。不同的是,另一个我是送了一个闹钟给他,并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你,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迟到,你一定行的”,从此,这个同学早自习再也没迟到了,且成绩不断进步。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学生这种随动机所诱发的注意力和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着相当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及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  同时,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

6、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即所谓的数学“优生”,我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有坡度、有难点的材料,指导他们学习,让他们挑战,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对于上课反映慢、课后作业不完成、讨厌学习的学生,即所谓的数学“后进生”,我用低坡度的知识在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从最后一名抓起”,增强对后进生的情感,课下多找他们谈心,对症下药;课中倾向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教学手段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3.1提升人格,激发共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

7、生的影响极其巨大。“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陶行知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古人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可以说,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艺术、个性心理无时无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思想的转变、品德的培养不是靠说教就能奏效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当学生从你的眼光中读出热情和关爱时,他将学会爱和奉献;当学生从你的话语中读出激励和鼓舞时,他将会树立信心;当学生从你的微笑中读出宽容和尊重时,他将学会善待他人。大多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