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

ID:30987890

大小:1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_第1页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_第2页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_第3页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_第4页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下反思性教学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19-02  我们的大多数老师是够敬业,但不够“专业”。老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因此,教学反思是真正的教育者一生必修的重要功课。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中,很多的教育专家都特别强调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在英文中都对应着“reflection”这个词,其意思是指,对于直接感知的表象在理性的思考下

2、,进行观察,探究和反观的过程。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全校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反省也称反思,反思,对教师而言更意味着对于专业的不断提升的内在而不是外在的自觉要求,不是来自压力才不得不那么做。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可见,教学反思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批判性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效果、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评价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批判,与修正,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效性的过程

3、。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7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对教学进行反思。新课程实施后,在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并未“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共同体”;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理解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一、从学生主体本身的思想存在的困惑来看。与其他课程相

4、比较,政治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教师通过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历程中体验课程内容,体会思维的力量和愉悦,改革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是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理论体系,也不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热闹的课堂体验,而是基于两者的前提下,解决中学生对课程所涉猎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对此教师必须正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所有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给学生做出有力的引导。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学生的思维只有不断地处于被激发的状态中,创造性地、有效地跟上教学

5、内容的进展,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学习效果才会明显。教师要确保问题设计更有教育价值和拓展价值,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问题设计必须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设计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决不能把学生思考中的质疑看成是不和谐的“杂音”7。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在价值冲突中掌握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意识与兴趣。一堂学生没有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只有引发学生更多思考的课才是新紧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三是问题设

6、计要避免简单思维的桎梏。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课堂设计问题和思维还停留在以前习惯于有无问题的选择上,很少甚至没有意识到高中学生思维力量的存在,以及各种因素互动带来的复杂环境的存在。  第三、教师如何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对话者。思想政治课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只有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用合乎教育规律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克服重形式而轻实质、重灌输而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将原先的控制方式、劝导方式转变为平

7、等交往方式,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  可见,教学反思是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清晰表达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反思,不至于总停留在低层次的反思水平上。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采用演示、讨论、活动、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性

8、教学积极倡导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批判、反思和探究,要求将教与学看作是一个不确定的历程,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景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7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地回顾教学过程,而是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得以解决。当自己感到愉悦、激动、得意时,抓住亮点进行反思;当自己感到如释重负时,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当自己感到手足无措时,感到迷茫时,抓住盲点进行反思;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