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璞玉课如花

人是璞玉课如花

ID:30988958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人是璞玉课如花_第1页
人是璞玉课如花_第2页
人是璞玉课如花_第3页
人是璞玉课如花_第4页
人是璞玉课如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是璞玉课如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是璞玉课如花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在我看来,沈玉芬就是一块璞玉,历经20年的教育锤炼,已然实现了从“石”到“玉”的生命蜕变;她的语文课堂,如花般绽放,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芬芳。  一、教育的情怀:在乡村教育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1995年,沈玉芬从师范毕业,来到江苏省的南大门盛泽,走进占地仅有9亩的弄堂小学,时名盛泽镇中心小学。简陋的校舍,破旧的宿舍,让她有种说不清的失落。然而,老学校里的老教师们,却给了她特别的温暖和可敬的示范。看到他们一页页工工整整的备课笔记,一本本圈圈点点的学生作业,一次次与孩子耐心的辅导交谈,看到他们每天从晨曦

2、微露到夜幕降临时忙忙碌碌的身影,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从心底读懂了什么叫“敬业爱岗”,什么叫“爱生如子”,什么叫“爱校如家”。从此,她便融入了这个群体,成了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虽然是一所乡村小学,但这里的青年教师却常常有机会聆听名师大家的报告和示范课,吴立岗、贾志敏、庄杏珍……他们给青年教师打开了语文教学的一扇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1998年,在新一轮师徒带教中,我有幸与沈玉芬老师结为师徒,从此,便一起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6  沈玉芬是一个静得下心来的人。课余时间,别人忙着逛街美食,而她几乎全部用在了读书上,读教材,读参考

3、,读教育教学理论,读关于能增加文学修养的一切书籍。她埋头备课,模仿、尝试、琢磨、反思。那段日子是艰苦的,但她的内心被一种成长的东西所占据;一种悄悄成长的快乐,时时充溢了她的心田。沈玉芬深深地知道,这样的教育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她所追求的。  而今,沈玉芬已不再年轻。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教师,很多已经调到了县城,甚至苏州城里。待在盛泽这样的乡镇,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淡然的心境。在学校名特教师群体的耳濡目染下,和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一样,沈玉芬最终选择留在了这里,留在了乡村教育的田野里,成为一个坚守者。周国平先生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

4、富的安静”,她以安宁的心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她的生活虽然是安静的,但却是踏实的、丰盈的。  不问收获,只管耕耘。乡村教育的大地给这棵“玉米”带来了成长的惊喜:1999年,沈玉芬在苏州市95届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3年,获得了吴江市“百节好课”荣誉称号;随后,被评为吴江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吴江名师、苏州市教坛新秀双十佳、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名教师。2007年,她在江苏省优质资源教学下乡工程中表现突出,受到江苏省教育厅的表彰。  二、研究的历程:在语文课堂里发现生命的意义  从教以来,沈玉芬始终坚守在语文课堂,她坚信:教师的生

5、命价值就在课堂里。  1.课题引领下的成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根源在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什么”6成了一道难解的题。沈玉芬知难而上,紧扣这一核心难题,确立了《基于组块教学理念的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的策略研究》这一科研课题,2009年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多年来,她从文体视角、儿童视角、语境视角等不同维度提出了不同的内容研制策略,所作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夹竹桃》等课例,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个难题,构建了教学内容研制的整体序列,于2013年顺利结题。与此同时,作为核心成员,沈玉芬积极参加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组块教

6、学》的研究工作,担任教学实践项目的负责人,历经多年研究,该项课题成果荣获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特等奖。  沈玉芬在研究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学习一种思维,邂逅一份美丽》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2012年,《联比:基于儿童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又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2013年,《整体思维:基于语境视角的阅读教学内容研制策略》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特等奖,同时荣获“杰出水手奖”。  2.课堂变革里的成长。沈玉芬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研制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逐渐提出了

7、自己的教学主张:语文联结教学,旨在通过联结性学习,发现与重建语文教学“内在的秩序”。她认为,无论是语文学科本身,儿童语文学习的本身,还是语文教学本身,都蕴含着“内在的秩序”。“内在的秩序”指其内隐的规律与规则。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无视这些“内在的秩序”,使得语文教学常常处于“失序”状态。依据这一“病理”6,她尝试小学语文联结教学,这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深刻理解与把握汉语文的结构特征,以联结性学习为基本方式,建立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秩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沈玉芬提出了儿童语文联结

8、性学习的“四法”,小学语文联结教学“三学六联”模式,并逐渐形成了“自然舒展、简约丰富”的教学风格,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朵朴素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由此,她的课堂教学悄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