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

ID:30995627

大小:14.9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1-05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考纲要求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提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考点二 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宰相②皇权考点二①“世卿世禄”②察举③家世门第④试策⑤刺史⑥门下省⑦按察使司[巧学妙用]1.漫说历史——三省六部的运行机制2.图示解史——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演变3.图示解史——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考法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考题1】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

2、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答案C(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

3、荐、地方品评演变为考试。(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选官基础:范围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考法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考题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答案B“斜封墨敕”体现三省六部制不仅

4、服务于皇帝集权,还用政令的程序化运行规则形成以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封建官僚体制,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考法3“君尊臣卑”下的皇权与相权史料一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史料二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

5、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宋史》卷131《职官》1.史料一阐述了唐代官僚机制的运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的运行方式的进步性。提示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2.史料二论述了宋代通过分化事权,从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据材料分析,宋代是如何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提示设立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

6、、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应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考法4堪比“四大发明”影响全球的用人观——科举制史料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

7、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局限性。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而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废除科举制度。史料第一句话即是因为科举制的弊端,所以梁启超积极主张改革科举

8、。科举制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欧美各国的文官制度即仿效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史料二中梁启超说“夫科举非恶制也”即强调了科举制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史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提示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