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003157

大小:40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05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延中学2018年春高一年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狂热的图腾崇拜B.农业为立国之本C.迷信落后的思想D.对商业的不重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对古代国家一次的来源进行诠释,将土地和五谷上升到神灵崇拜的高度,突出了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2、,成为立国之本,故B项正确;神灵崇拜不是图腾崇拜,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地位2.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治官府,给徭役”“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表明小农经济受到统治者急政暴赋的影响,这表现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A项正确;BCD项虽也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3.3.“(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

3、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手工业的进步-24-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国的改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故B项正确;ACD项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点睛】首先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然后结合

4、所学知识分析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4.4.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播种方式的变革B.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石器到耒耜到铁农具到曲辕犁,反映了农业工具的进步,体现了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故B项正确。播种方式与材料农具无关,故A项排除。铁犁牛耕只符合后两者,故C项排除。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铁农具推广的结果,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农业工具5.5.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

5、,天下为家”-24-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D项体现出井田制的实质,符合题意;A项是指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B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排除;C项是指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下的政治关系,排除。6.6.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关于古代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B.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C.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

6、高超技艺D.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A错误,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是在宋代。C项错误,马王堆素纱禅衣是丝绸而非棉织品。D错误,因为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为其提供了基本的产品,在此基础上,手工业的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完成的。所以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家庭手工业”。B项所述符合史实,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概况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

7、关基础知识。7.7.下列材料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突破“市”的空间限制的是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答案】C【解析】-24-试题分析:“市”的空间限制的突破,即市坊没有明显的严格界线。A项说明的是时间限制的突破,不符合题意;B项说明的是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从事商业,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了坊市混在一起,没有严格的界线,C项符合题意;D项反映市坊有严格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