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ID:3101387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_第1页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_第2页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_第3页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_第4页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任务,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是值得科学老师深思和实践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68-01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担负着小学“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小学科学,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贯穿于小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整

2、个实践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小学科学教材称为《自然常识》,以教授科学知识为主。到了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注重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小学科学教材改称为《自然》,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我国教育界从美国引进了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并在教师们当中广泛传播。“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本质就是一整套的、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它不仅仅从教育学的角度,而且还深入到儿童思维及概念发展的心理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

3、的方法体系。它将课堂教学分为了两个部分,先是探究活动,而后是对探究的科学事实进行研讨交流,发展儿童的科学概念和思维。“探究―研讨”5教学法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积极因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善于提出问题  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

4、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如:低年级学习《声音》一课时,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嘈杂悦耳的区别,很自然的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时空,相信学生自己能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及时肯定,即使有的不是本课要研究的内容,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学生将受益终身。  2.从教会学生科学观察的方法入手,培养直觉

5、思维5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确定观察的目的,教会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如学习《植物的花》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花的直接观察,掌握花的基本形态,在观察中让学生了解花瓣是由萼片托住的,花瓣的里面有花蕊,花蕊分雌蕊和雄蕊。按照这个观察程序,要求学生看、想,调动他们大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花的组成。除了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在课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经常布置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在大量常见的现象中,捕捉信息,

6、培养直觉思维。  3.在课堂教学中巧设疑点,激发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教《空气》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掌握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这一知识,一开始可以提问道:老师手中有一只杯子,现在我把它倒放到水里浸没,你们说杯子里面是干的还是湿的?学生作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时我不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巧设疑点,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余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

7、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4.敢让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自然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更新和发展。在教学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且要不断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要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一味的否定和批评,我们要对学生错误的结论或见解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打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做法。  5.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引导学生发现

8、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  ⑴5在上课一开始就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问题也是自然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好办法。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导入时,先投影出示一组自然风光的投影片,然后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根据是什么?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因为那里有鸵鸟”“因为图中有热带植物”……这时再讨论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就会很自然。  ⑵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