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

ID:31017045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_第1页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_第2页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_第3页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_第4页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业有梯度 教学显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业有梯度教学显实效  “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教学要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落实到作业环节,设计基于学情的“历史与社会”分层作业就是其中的有益尝试。笔者在设计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作业时,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尝试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练习、获得各自发展的作业,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获得成功体验。  具体以入学分班摸底测试、生源的区域差异和小学阶段的学习差异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如下分层(见表1)。  表1  做好学生分层后,笔者以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说明为依托

2、,设计层次性梯度式、创新性梯度式和针对性梯度式三类作业,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满足不同的发展需要。  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层次性梯度式作业  基于学生能力差异和课标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要求分为三种:“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其中,达到“了解”要求的为“最低要求”,达到“理解”要求的作为“一般要求”,达到“应用”要求的为“较高要求”。6  基于C组学生的基础、意志力、自我约束力均较差,作业稍有难度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填空选择题和直白式选择题供他们练习,旨在夯实“双基”。  新授七上新教材“从社区看

3、我家”时,笔者向C组学生提供了如下层次性梯度作业。  【例1】观察图1,可以根据定向法判断出该高铁的走向是。  A.一般定向法东北-西南走向  B.指向标定向法西北-东南走向  C.经纬网定向法东西走向  D.一般定向法东北-西南走向  鉴于B组学生大多数踏实肯学,但反应较慢,课后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较薄弱的学情,笔者挑选基础题和一些稍微复杂的综合题让他们练习,旨在巩固基础、锤炼能力。  【例2】读图2,回答相关问题。  (1)从此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图例的信息?(至少写出两种)  (2)上海位于杭州的方向,宁波位于杭州的方向  (3)从地图的语言来看,此图缺少了哪一要素?  (4)杭州湾跨海

4、大桥在图上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比例尺为1∶3000000,则实际距离为多少?  基于A组学生接受能力强、基础好、乐于探究,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学情,笔者设定一些运用书本知识透视时政热点、开拓智力的综合题和探索思考题让他们练习,旨在提升自主探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3】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6  (1)观察图3,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2)图A中雅安芦山到四川成都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请问该图比例尺是多少?量得图B中芦山与成都两地图上距离为1厘米,试问哪张地图更为详细?  (3)雅安位于成都的什么方向?除此定向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两种定向法进行方向判定?  (4)从自然条件

5、角度谈谈,成都平原地区为何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针对A、B、C三类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层次性梯度式作业,能有效地避免作业分层的盲目性,杜绝传统“填鸭式”“注入式”作业带来的弊端,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使分层作业设计更趋合理和科学。在设计此类作业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根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本课的重难点,因人而异选取不同难度的作业(素材),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以促进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思维,鼓励C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学习更上一层楼为设计宗旨。

6、创新性梯度式分层作业在设计时以达成三维目标为前提,设计再现和复述基础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的练习为必做型作业,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以体验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练习为选做型作业,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落脚点。充分体现知识的前后连贯,使问题设计的广度与深度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6  复习“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时,笔者联系“母亲河”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创新性梯度式作业。  【例4】读图表,完成以下问题。  表2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必做型作业:  (1)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及注入的海域分别是、。  (2)读图4和表2,黄河流经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

7、土高原土层,植被,多暴雨且集中,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选做型作业:  (3)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5,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是表2中黄河沿岸的监测点。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  创新性梯度式作业,将作业分成必做型作业和选做型作业。这样设计能遵从学生个体差异,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