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ID:31025065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4页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着人文素养缺失、缺乏良好的人格修养、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缺乏理想与信念等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理念,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邓树生(1972-),男,广西灌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76-02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逐渐关注对自身根本问题的认同与理性的思考。在当前社会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一些人的伦理道德与思想文明逐渐被划破。这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伦理道德、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等问题的思考。人文素质教育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以完善人类个体心性为最终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个体发展需求为标准。人文素质教育立足于受教育者们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够体现出现代教育价值目标的指向与趋势。我国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成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理论知识传授与环境熏陶

3、,让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转化与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内心品质与思想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涵养、知识力量与道德修养,使其最终成为具有渊博学识以及专业技能,并懂得如何做人的社会人。针对这一点,对高职院校来说,更加侧重依靠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统一体。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  1.部分学生人文知识、文化素养缺失。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上,除了参加一些学校社团活动,很少主动接受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活动。他们对人文相关知识关注较少,对我国历史文化与现实人生缺少深刻的

4、了解与认识,缺少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熏陶下应当具有的文化艺术气质与情操。部分学生过于追捧网络武侠言情小说,对国内外名著的阅读却很少。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这种人文知识的严重缺失导致其文化素养十分欠缺,自身审美能力低下。  2.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人格修养,不懂得做人规范。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文明意识较为薄弱,缺少基本的道德礼仪修养,不懂得社会中的做人规范,不讲文明礼貌。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学生不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出现语言行为粗鲁、穿着怪异、随地吐痰、打架斗殴等现象。部分学生甚至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还有部分学生既不知法更不懂法,法制观念十分淡薄

5、。6  3.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口头表达能力薄弱,写的文章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顺。部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很差,不懂公文写作格式,甚至一些学生给老师的请假条都写不好。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撰写求职信、简历、推荐表时逻辑性较差,错字连篇,给企业印象较差。  4.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缺少人文知识熏陶,部分学生群体在进入社会后难以形成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能力。这些学生普遍缺少远大的理想目标,更没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部分学生因缺少必备的社会生活经验,处理社会多种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差,也不懂得调节由

6、学生变为社会成员过程中带来的不适应。这些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使得学生的人格与心理产生缺陷,容易造成他们的就业危机。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人文理念被淡化。多数高职院校以学生考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以分数为评判标准的传统应试教育让高职院校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弱化。  2.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被削弱。部分高职院校过于注重技术性教育,而忽略人文性教育,导致人文教育在现代高职院校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日常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气氛不够浓郁。  3.高职院校部分课

7、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教学课程设置相对传统单一,过于注重理科,忽略文科。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设置范围相对狭窄,没有按照专业发展规律来实施,甚至出现“去除化”现象,因此导致现代科技教育替代院校人文教育、现代教育课程取代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6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依靠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立与人文讲座的开展,更需要注重专业教育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资源与科学精神。因此,需要按照人文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深入改革,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