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童言无忌”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

ID:3102511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_第1页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_第2页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_第3页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童言无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中的“童言无忌”  摘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观点无论是对或错,都应该有存在的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表达,就没有质疑,更不会有思维的碰撞,也就没有了创新,正所谓:“百花齐放,才不一叶障目;百鸟齐鸣,才不人云亦云”。  关键词:鸡兔同笼;案例;童言无忌;以生为本  笔者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笑话:鸡和兔共有15只,共有40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学生答: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

2、时鸡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兔子还有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这种算法,让我捧腹大笑,我想那些用“假设法”和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老师和学生估计也会捧腹大笑。这仅仅是一个笑话,大笑之余我在想,如果我的学生真的在课堂上如此回答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应对?或许我会手足无措,或许我更该对学生加以肯定,肯定他的“童言无忌”,肯定他的创造力,肯定他的勇敢,肯定他的不走寻常路。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童言”正体现了这样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它说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在重

3、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4  一、笑对“童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案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片段  一生上台指出位置,PPT依次呈现彩砖的位置。  生(大喊):哈哈,这不是电脑游戏里的扫雷嘛!(哄堂大笑)  师:是啊!今天把“确定位置”学好了,咱们玩游戏都能玩得比别人棒!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大屏幕上,教师顺利开展教学)  学生的“童言”正是这节课的教学契机,当图片展示出来时,学生大喊,教室里哄堂大笑,如果教师要生拉硬拽地把话题引回课题,学生思维可能依然会在扫雷游戏中停滞不前。这是一节教学评比

4、课,学生最真实的状态让评委动容,最不确定的因素、最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在教师的笑声中被化解,才更能让学生回想起这节课时为之兴奋。教材的加工处理固然重要,如何在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中抓住“契机”,往往更能成为“亮点”。  二、慎对“童言”,挖掘“深意”,引发思考  案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上课时,教师按照预定的设想完成了学习新知的环节,在练习巩固的阶段,即兴补充了一组练习)  师:把一块饼干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师:如果把这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

5、呢?4  教师刚说出问题,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教师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看,不能再分了吧,一块饼干能平均分成8份吗?不都成碎碎的啦?就是平均分成4份也难!”就在这时,一位学生自言自语地小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这位同学的想法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学生开始忍不住地讨论起来:“老师说平均分,饼干不好平均分吧?”  又有的同学说:“老师说平均分,我们就把饼干想象成可以平均分就行了。”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只好说:“这里的饼干我们可以想象成一块可以平均分的数学饼干。”这才牵回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内容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创设情境引

6、出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学生的“童言”让我们认识到:数学≠生活。虽说小学数学知识大多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这些原型在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已被不同程度的加工和改造。因此,我们教师在“回归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筛选,否则就可能引起争议,“分饼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己探索等方式;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他们自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什么样的记忆方法、思维方式对

7、于他们来说更容易,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巧用“童言”,以生为师,何尝不是一种大师的境界呢?  有时,我们平静的课堂会被学生“无厘头的童言”4打断,笑对它,抓住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我们会创设情境导入数学问题,但在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我们的疏漏而引起学生“质疑的童言”,慎对它,让自己的教学更严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探索,老师扮演一个“无知、无能、无用”的角色,只有老师学会“示弱”,学会将问题抛出,允许学生自主探索,甚至“胡言乱语”,才能迸发出思维的

8、火花。“童言无忌”,永远让学生保留一个“敢”字,敢于自我探索,敢于评价,敢于否定的学生才会进步。  学生的精彩才是老师的精彩,学生的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