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

ID:31030892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_第1页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_第2页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_第3页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_第4页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川西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摘要】通过加强钻具管理、大排量循环、合理施工等技术措施,加强事故预防,确保安全生产。一、川西地层钻井状况分析川西地层复杂,上部地层易漏,下部地层高压,施工难度较大,下面以新场构造、孝泉构造、马井构造为例分析川西地层钻井状况: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为大型次生气藏,区块内为陆相砂、泥岩沉积,断层、裂缝不发育,新场构造地层岩石强度大、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由于高压超高压地层,易出现常规钻井井涌、井漏等复杂情况。川西孝泉构造气藏,为下覆地层通过断层裂缝向上运移而成的次生气藏,储层处高压状态,裂缝性高压气藏,往往伴随着井漏,严重时会导致井喷,并且裂缝通

2、道的漏失安全密度窗口很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选择困难,井控难度大。马井构造位于川西中部,马井构造浅部地层的第四系及白垩系以种植土、砂砾层、泥岩及石膏、砾石为主。由于浅井段的砂砾层及地层界面的不整合接触在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漏。砂砾层、泥岩与粉砂岩及石膏夹层造成井眼失稳,极易产生井塌、掉块卡钻、下套管作业困难等情况。二、川西水平井钻井施工难点川西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水平井施工风险高、易发生井下复杂情况,除设计上合理确定井身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川西水平井施工难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轨迹控制难度大。由丁水平井一般是三维靶体,井眼轨迹不仅要求进入窗口,更要

3、求避免进入水平井段时由于钻头穿出靶体而导致的脱靶现象;摆放工具面角难度系数大。水平井斜井段不断延伸,随之井眼摩阻不断增大,导致钻具在井眼中不易转动,工具面角的摆放问题尤其表现出难度所在;控制难度系数大。因工具造斜能力的模糊性以及地质的不确定性和测量信息缺乏时效性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水平井中的水平井段控制和着陆控制难度大大增加。二是钻柱与井眼之间的摩阻较大。受水平井造斜段井斜角的作用,井眼的弯曲程度对相应钻柱的受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当钻具进入水平段后,随着井眼轨迹的上下波动,摩阻越來越大,钻具拖压压风险增大。因此,确定合理的钻具组合是水平井又一施工难点。三是井眼净化难度大。

4、由于水平井段钻具整体躺在下井壁上,钻具与井壁的轴向摩擦和径向摩擦加大了起下钻阻力和扭矩,易造成钻具遇阻、遇卡、钻杆胀扣、脱开等井下复杂情况,人斜度井段和水平段的岩屑不易携带,易形成岩屑床,如果净化不好将导致摩阻和扭矩的增加,造成下套管和固井作业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加强井眼净化,改善钻井液性能显的尤为重要。三、针对难点的技术措施3.1精确轨迹控制技术(1)优化水平井靶前距设计,通过有意识的反向或正向小井斜造斜产生较小的位移,以调整靶前距有利于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2)加强测斜,每根单根测斜,必要吋半根测斜,并充分利用定向时传送的井斜数据,摸清地层造斜规律和钻具造斜能力,密切关注井斜

5、变化,精确预测井底井斜,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轨迹穿顶或穿0(1)合理分配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井段,计算每个分次定向中滑动定进和转盘钻进的进尺分配,尽量多的采用转盘钻进,以提高施工速度,避免长段滑动钻进,控制好狗腿度,保持井眼轨迹光滑,防止出现局部造斜率高的情况。3.2优化配置钻具组合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钻具的受力分析,确定合理的钻具组合结构,以利于钻具和随钻设备的合理使用。水平段单弯螺杆钻具用1.25°代替了1°,复合钻进时增斜率低,减少了滑动钻进降斜几率,同时滑动钻进调整效率高,节省了滑动钻进时间。采用加重钻杆代替钻铤进行加压,在斜度井段使用斜坡钻杆,以有效地降低摩阻。尽

6、量简化钻具底部结构,在全井段采用柔性倒装结构,根据斜井段的长度及时调整倒装钻具长度,使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减少,减少了大斜度井极易岀现的粘附卡钻及键槽卡钻等井下事故。优化配置钻井参数,在满足仪器、工具、地面设备的情况下尽量增大排量,及时带出岩屑,防止卡钻情况的发生。根据机械钻速调整转盘转速,防止螺旋型井眼形成。每次接单根前,进行循环划眼,每100〜150m短起下钻一次,保证井眼的通畅。3.3合理调节钻井液性能通过控制含砂量、滤失量和固相含量,尽可能使钻井液形成薄的致密的滤饼,充分利用地面的固相控制系统,对钻井液中有害的固相含量岩屑及时处理。加入足量的润滑剂,以改善钻具和井壁的摩擦

7、状态和接触状态,降低钻进扭矩和摩阻。提高钻井液的屈服值,增加动塑比,以增强其对岩屑的悬浮和携带能力。通过增大排量以及钻柱的旋转诱导来提高钻井液紊流状态,迫使钻井液中的岩屑在大斜度井段,尽可能充分携带到地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高粘钻井液针对性地改善岩屑的携带。采取混油或加液体润滑剂将滤饼摩擦系数降至0.08以下,在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携带和悬浮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调低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避免在斜井段形成的岩屑床,防止钻头泥包。3.4加强事故预防,确保安全生产由于井斜大、位移长,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