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

ID:3103501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_第1页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_第2页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_第3页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_第4页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体验作文”教学法探索  编者按: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江苏省张家港市开展的“体验作文”实践和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本刊撷取三篇文章,以展示他们的经验。希望以此组文章为开始,搭建展示各地作文教学经验的平台。欢迎读者关注并踊跃投稿。  “体验作文”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呈现、再现或还原生活内容,使学生在“亲历”或“再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通俗地讲,体验作文教学,就是在打开学生心门的那一刻,给学生一支笔。从语文学习的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围绕某一主题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  体验作文教学基本流程可分成体验诱发、口头表达、书面作文三个阶段,主要解决学生习作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  体验作文教学,要深入研究“体验”和“表达”的内在联系。“体验”和“表达”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机械分割。“体验”为“表达”积累素材,但有了体验不等于就能表达,会表达。从“体验”到“表达”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在学生“生命表达”的过程中需要融进一些“技术活”5,帮助学生自然、顺畅地把体验倾吐出来,使其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做到语言准确、行文流畅、

3、词句生动,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和个性思想。  下面,就体验作文教学中如何促进个体体验向语言表达有效转化问题,谈一些教学方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同行。  一、体验诱发阶段要渗透语言的积累  1.随时摄取素材。我们设计了三类体验活动,一是在生活观察中体验。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观察生活。如:到郊外农村听一听青蛙的叫声,看一看萤火虫的飞行。了解母鸡怎么下蛋,公鸡怎样打鸣。随时记录听的时间、地点,蛙声的特点,萤火虫的样子,母鸡下蛋前、下蛋时的表现,自己的心情和联想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进日记。二是在真实的活动中体验,即“亲历”劳动、竞赛、游戏等活动。学生只有参与活动,参

4、加劳动,经受磨炼,思考感悟才可能变得深刻。亲历活动如:用面粉捏小玩意,玩沙、泥塑、折纸、雕刻,喂养一只小动物,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烘焙蛋糕点心,在草地上打滚等,做小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三是“再历”活动。如:“生命体验――护蛋行动”“生存体验――缺水”“亲情体验――爱的表白”“真情体验――特殊的生日会”“探究体验――纸拎书包”“味觉体验――神秘的绿汁”“感觉体验――两分钟”等。在所有的体验活动中,老师需指导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用心感受和体会,及时把体验之后的认识、发现、感悟记录下来,学会在体验中摄取写作素材。  2.阅读吸收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

5、收,写作是倾吐。”5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积累大量的语言,并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各种写作方法。在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丰富和激发学生已有的阅读体验,使之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例如:在写“掰手腕比赛”之前,先指导学生阅读“跳高”和“泡开水”的场面描写,感受场面描写的要求和技巧,然后亲身体验掰手腕,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就比较得心应手。  二、口头表达阶段要关注语言的真实  把话说好,才能把话写好。体验阶段,学生兴趣盎然,激情满怀;口头表达阶段,常常会出现“情已动,辞难发”或“情已动,辞乱发”的现象。口头表达是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输出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

6、只有成为说话的主人,说自己最想说的话,抒自己最本真的情,蓄积在大脑里的写作表象才能快速重组、转换成口头语言。  1.言说自己。对学生而言,最深切的是自己感受到的,所谓“切肤之痛”。学生言语是非常自我的事情,离开了自我,也就逐渐远离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精神世界,学生会感到左右为难,产生恐惧。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热热闹闹地议,真真切切地辩。摆脱了命题说话带来的约束和畏惧,学生的语言就会如汩汩清泉,活泼地流淌出来。例如“送糖”体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做糖、送糖、接糖、品糖”活动中开放自我,领悟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交往法则。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在习作中

7、自然流露出来。  2.边演边说。语言学研究发现,孩子学话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吃了一惊”。可是凤姐“5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生活中大量的言语只有联系神态、手势等才能听出真意。学生在言语时辅以自然的动作、表情、神态,边说边演,丰富的肢体语言还可以补充语言的一些不足,使得言语状态活灵活现,引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