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

ID:31078415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课时作业8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独立富强之路一、选择题1.(2016山西一模)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

2、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题干中的这一条款,并未表明地位的不平等,故A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快资本输出的步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秉公议定则例”“颁发晓示”“按例交纳”,表明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安徽淮南一模)近代初期,清政府并未打算真心遵守中外间的条约。后来,曾国藩在谈到外交时,引用孔子的话说:笃是厚道,敬是慎重,忠、信是诚实不说假话。这种变化说明(  )A.“天

3、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全面开放已经成为共识C.西方武力迫使国人屈服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从“未打算真心遵守”到“笃、敬、忠、信”是外交观念转变的体现,故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答案:D3.(2016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一模)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

4、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  )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解析:《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体现了宗法观念对立法的影响,但这并非材料所强调的,故A项错误;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采用立法的形式,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从法律上确定国人的国籍,体现出法制观念增强,故B项正确;从《大清国籍条例》这个名称上看,使用“大清国”称号表明当时尚未形成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C项错误;清政府颁布的《大清国籍

5、条例》未体现“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辽宁丹东三模)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参议院接着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B.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中外融合,新旧并存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封建迷信解析: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

6、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公历,又规定新旧历并存。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具有开放性和科学性,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通电”和参议院“补充规定”并不是宪法,故B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材料信息不仅强调了新旧

7、历并存,而且强调了删除“吉凶神宿”,C、D两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信息的一方面,具有片面性,故排除。答案:A5.(2016湖南郴州一模)“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蒋介石(  )A.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C.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国

8、共合作。根据材料“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可知当时的蒋介石认为面对旧军阀和列强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和共产党应该联合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党”的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革命对象是“军阀”和“列强”,与抗日战争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蒋介石认可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合作,不能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