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征(精选多篇)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

ID:31096703

大小:55.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6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_第1页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_第2页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_第3页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_第4页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明节征(精选多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明节征清明节——日记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把先辈们当作镜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并栽种,植入更多常青树,弘扬正能量。清明节家家都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务。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在外公外婆的号召下,我们出发了。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太公家的祖墓前这是。只见墓前有杂草丛生,不是去年刚刚清理过了吗?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么强,仅一年的工

2、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把草割光了.我们还用扫把把墓前的灰尘扫走,墓被我们打扫的干干净净后就该放鞭炮了,一个个鞭炮整齐的摆放好后,便是一声接着一声的响声,震天动地的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所有仪式完毕后,大家带着对祖先的尊敬打道回府。第11页共11页除了扫墓以外,我们今天还去踏青了。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山上的野景真是美:我看见了远处山上开满了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因为它在清明时节开放,所以又称清明花。杜鹃,无论

3、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第二篇:清明节“清明节"活动演讲稿告慰先烈,放飞理想马关县民族中学刘光蕾“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令人景仰的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看着眼前的巍巍丰碑,听着关于烈士的故事,我们心潮起伏,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

4、后人的心中。我们常听父辈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我们也仿佛看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上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忘不了先烈们,我们更忘不了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烈士。“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是你们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给我们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你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今天,在这里,让我们尽情道出对烈士永久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与温暖。第11页共11页今天,在这里,让我们庆祝每一个生命特有的璀璨吧,让英雄的故事作为时代的缩影在世间永远流传。苍天在上,英魂永存!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少年,我们是党的儿女,我们不会忘记先人的遗志、“继承革

5、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传承这种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弘扬这种不朽的民族魂魄,而从我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精神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自豪的中国人。让我们脚踏这片用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放飞理想,放飞希望,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清明而纯洁,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清明而繁荣,告慰先烈,告慰英灵!XX年4月6日第三篇: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

6、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第11页共11页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

7、说。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xx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四篇: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关于清明节的文章》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