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

ID:31120505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李育红李育红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054001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木次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还改变了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同时,也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解决了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关键词:问题现状思考探究一、过分强调学牛的自主性,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如今的数学课堂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步过渡到以学牛为主体,为学牛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教学理念的根木转变,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进

2、步。但是,课堂上一些教师只重学牛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牛的所谓“自主学习”自主”有了,“学习”目标却远没达到,学生在知识重点的学习上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在七年级“由问题到方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先是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由学牛小结。效果怎么样呢?学牛在做资料练习时,六道练习题全班61名学牛只有15人做全对,多数学牛只做岀两到三题,还有部分学牛一题都没做对,显然,结果是不够理想的。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练习题太难吗?不是,六题

3、练习有三题与例题类似,另外三题稍微难些,但包含的等量关系也是牛活中常见的;是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对路吗?也不是,笔者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教师的指导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离开教师指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肤浅的,不够深入的,这是由于学牛己有的知识和能力所限。反之,没有了学牛自主探索的指导就会变为老师单边的灌输,学牛就会失去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把学牛的认识不断地引向深入,学牛的学习才能更扎实、牢固。提倡学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问,对于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该讲的还是要讲,该强调的

4、还是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不能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二、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小组讨论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近年来被教师广泛应用到课堂上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笔者观摩的这几节课上都有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但是,一些课堂小组的讨论看似有模有样,但学生的合作实际并没有多大成效。在七年级“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刚把问题投影到屏幕上就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中包含的等量关系”。笔者就近观察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发现多数小组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只有少数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只是旁听者,也不做任何补充发言,还有个别同学把此时

5、当作玩耍的好机会。在发言的同学里面,也是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互不相让,谁都听不清(或者不愿听)对方在说什么,只是争先恐后的表述各自的见解,更谈不上最后达成小组共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缺乏独立思考的前提。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之间存在一种辨证关系,一方面小组讨论应以独立思考为前提,没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讨论是空洞的,无实质内容的。本例中,老师刚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吋间。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成果,拿什么去讨论、去交流?因而多数同学沦为听众,只能听少数学习水平高的同学的发言

6、,这与课堂上听老师讲又有什么区别呢?其次是缺乏合作共享的意识,当学生需要讨论时,小组成员应做到两点:一是奉献,愿意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有条理地表述岀来,奉献给人家,供人家分享;二是吸纳,愿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吸收别人的不同见解,讨论吋会提问、会反驳、会辩论,尊重他人,组员之间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本例中,学生的讨论只有表述缺乏分享,别人的见解不被接纳吸收,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扌II了。总之,小组讨论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从学生的学习意愿出发,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学生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反驳、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三、片面追求教学手

7、段的多样化,过多占用学生自由支配的思考吋间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一些教师在这一理念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撇开教学对象不顾,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多变,只讲形式,不求内容,致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请看一例:在七年级“图形的旋转”课上,教师为了讲清“图形旋转”这一•概念,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演示,紧接着又用自制的纸板模型在黑板上演示,纸板刚刚取下又用实物演示,实物刚刚拿走,又让学生拿岀自带的学具演示。教学手段可谓是新奇多变,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令教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学者应接不暇,到最后小结时学生竟连图形旋转中的“旋转角

8、”、“对应点”等基本要素都说不清,能作岀简单旋转图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会岀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内化、反思的时间,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被白白浪费在教学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