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

ID:3113013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_第1页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_第2页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_第3页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承乡土教育,谱写写作“真经”  【摘要】乡村的生活是单一的,但乡村的事物是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环境闭塞,但乡村活动场面是鲜活的,教师应该发扬乡村的优势,立足于乡土,着眼于乡情,让孩子在乡土教材里汲取养分,在乡村景物中捕捉画面,在乡间劳作时剪辑镜头,在乡土习俗中寻觅纯朴,在乡间游戏后记录快乐,在愉快中作文,在作文中愉快,谱写农村作文教学的新篇章。  【关键词】乡土资源;乡土教材;乡土作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生什么都可以选择,唯人出身不可以,乡村的孩子出生在农村,他们生活环境闭塞,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阅读面较窄,生活模式较

2、为单调。如何突破这个桎梏农村作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呢?《淮南子?人间训》上说:“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认为作为乡村一名教师应当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土的优势,挖掘乡土资源――把当地的乡志祖谱,农村风光、风土人情、田间耕作、民间游戏等作为写作题材内容,让学生写出纯朴无饰的充满乡土味的作文。  一、观赏乡土教材,抒写个人观点4  乡土教材是

3、指国家统编教材以外的,由当地政府、学校等机构在课程标准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主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教材,内容涵盖当地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经济民展、风情习俗、语言文化等等。大量的阅读乡土民间教材,也能使学生眼界开阔,增长知识,从这些纯朴的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我筛选出《泗洪名人传》、《泗洪乡志》、《黄草编织》、《课改,让师生共发展》等反映本土文化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学生读后感触很深,有的对历史名人啧啧称赞,有的热烈讨论着地名、人名的传说,有的慨叹自己知识的浅薄……可见,乡土教材并非

4、是土得掉渣的,它同样是一种文学作品,也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欣赏乡村景物,描绘鲜活画面  农村虽然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更没有灯红酒绿的街道,但是这里却有波光粼粼的池塘、纵横交错的田埂、一望无际的禾苗、古色古香的老屋……因为我校所处区域偏远,但这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田间有农妇在辛勤地拔黄草,檐下有老人在悠闲自在地搞编织,村口有儿童在无忧无虑地嬉戏,小巷有商人在南腔北调地叫卖……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为写作服务,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描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老屋是木头造的,外墙是木板,木板上粉刷了一

5、层厚厚的白石灰。墙的低处是我和妹妹作的画――脚印,墙的高处留有爸爸小时候的涂鸦,加上爷爷造房子时画的朱红色装饰线,真是三世同堂啊!现在,爸爸在村里造了一座崭新的三层楼,可我还是喜欢老屋,喜欢老屋的那堵外墙。文章语句纯朴,视角独特,写物含情,真实地写出了小作者对家乡、对老房子的依恋、喜爱之情。  三、游赏田间地头,述说亲身经历4  常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对于都市的学生,农村的孩子虽然没有看到花花世界,但他们亲身经历的劳动题材更多,体会更深――田间插秧收割,地里耕耘收获,水中捞鱼捕虾,村头打谷晒场……每一种劳动孩子们都可以亲手参

6、加。但是,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学生常常重复地写着“老师送我上医院”、“我送老奶奶过马路”等话题,恰恰忽视了干农活这个题材宝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开展了名为“牧童骑黄牛”的主题系列写作活动:春天记录水田插秧的心情;夏天记叙采摘瓜果的经历;秋天品评田间拔草的滋味;冬天体验雪地大战的刺激。时常让学生参与到喂鸡、养猪、放牛、种大棚蔬菜等的活动中去,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有针对性的习作训练,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多多益善!  四、鉴赏风俗人情,述说纯朴乡情  农村有农村的特色

7、,农村有农村的乐子。浓郁的民风民俗更是作文的好素材。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日渐殷实,但各地的农村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教师要善于发现契机,善于思考细节,善于引导视点,把春节时的爆米花、端午赛龙舟时的小粽子、重阳登高时的小茱萸……引入作文课堂,落到作文笔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丰富了他们的作文素材库,又让他们受到了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孩子们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开展了名为“乡俗大荟萃”4的系列写作活动,鼓励孩子们用搜集、调查、请教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习俗。孩子们用细腻的手法写出

8、了《迎财神》、《过大礼》、《赛龙舟》、《上坟》等习作,呈现出浓浓地方特色。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一旦经过孩子的眼睛便别有一番趣味了。  五、玩赏民间游戏,再现童真童趣  城里的孩子忙于电子游戏,农村孩子更热衷于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