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

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

ID:31131349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_第1页
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_第2页
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薄弱学校发展之我见  摘要:助推薄弱学校良性发展的几点尝试:转变观念,重塑形象;科研兴校,强化内功;营造特色,主动发展;挖掘资源,多方拓展。  关键词:薄弱学校;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薄弱学校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某一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学校。一般而言存在以下现状:  1.在办学条件上,校舍简陋、设施陈旧,办学资金短缺,师资生源质量较差,教师待遇偏低  2.内部管理上,教师队伍思想涣散,中干人浮于事,学校的管理制度执行力低  3.在教学质量上,无法达到各类学校相应的合格标准,造成辍学、厌学以及师资生源严重流失的现象

2、  4.在社会声誉上,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关注程度偏低,无法得到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由此造成“薄弱―无助―薄弱”的恶性循环  如何打破此类学校面临的现状,怎样助推学校的良性发展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转变观念,重塑形象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3而校长教育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应促进教师团队实现专业化成长,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打造富有教育个性的特色学校,为学校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古人云:“穷则思变。”薄弱学校要想去掉“薄弱”二字,也要

3、大胆创新求变。薄弱学校的校长,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而应卧薪尝胆,吐故纳新,勇于开拓进取,善于学习借鉴。首先校长得有反省精神,吸纳新理念,剖析校情,深思熟虑,结合现状,寻找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然后将办学思想灌输给全校职工,寻求全体员工认同和支持。学校上下齐心,群策群力,以校长的办学思想引领教师团队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经受破茧化蝶之痛、凤凰涅?之苦后,突破发展的“瓶颈”,借助多种宣传方式向外界彰显新变化,扭转上级、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重塑学校新形象,相信终会苦尽甘来,迎来新生曙光。  二、科研兴校,强化内功  质量是立校之本。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

4、抓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因为抓好教科研工作,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必须建立健全教科研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在学校内部,高举科研大旗,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各教研组定期召开教研会,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组内积极探讨交流,培养骨干、名师,“老中青”三结合,建立帮扶互助制度,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素养,“以研提质”,让家长满意,上级放心,走上科研兴校之路。  三、营造特色,主动发展3  办学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创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学校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那怎样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呢?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各校办学的硬、软件设施不相同,人文内涵发展不同,校园文化积淀不同,不能生搬硬套,照搬模式。确立办学特色应依据校情、教情、学情,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变”,相信精品不能复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薄弱学校更应主动谋求特色,变上级要我创特色为学校渴求有特色,力争走一条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与众不同的育人之路。  四、挖掘资源,多方拓展  薄弱学校的发展除了搞好内部的管理以外,还需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借用校友、专家、领导等各种人脉关系

6、,搭建交往平台,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拓展生存空间。经过多年的办学,一所学校虽称不上桃李满天下,但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成功人士”。学校应主动与之加强联系,念及母校之情,这些成功人士往往会对母校慷慨相助,这会给一所薄弱学校带来莫大的帮助,从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还可加强与专家的联系,获得专家的悉心指导,多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多方资助。  薄弱学校应该主动谋求发展,抢抓机遇,不能怨天尤人,要明白时不待我的道理,千方百计开创有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千帆激进,百舸争流,只有未雨绸缪者才能实现由“弱”到“强”的华丽转身。 

7、 (作者单位吴晓锋:重庆市江津区两岔小学校胡英:重庆市江津区大桥学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