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惟“解放”

教育惟“解放”

ID:31140153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教育惟“解放”_第1页
教育惟“解放”_第2页
教育惟“解放”_第3页
教育惟“解放”_第4页
教育惟“解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惟“解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惟“解放”  江苏省徐州市解放路小学北倚风景名胜戏马古台,汉风楚韵的滋养与现代文明的辉映,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学校一直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解放”命名,以“解放”立校。校徽中“解放”二字的首位字母缩写组成了一个飞舞的音符,就像挣脱了束缚准备起飞的翅膀,犹如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那圆球不仅代表了学校的球类体育传统,更象征着圆一个梦,圆孩子成才之梦,整个校徽图案动感十足,寓意深刻,契合了解放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也赋予校名新的教育内涵: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嘴

2、巴,解放学生的空间、时间,给每一位师生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  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教育行动无不围绕“教育即解放”来拓展、延伸。“小主人大愿景”富有时代精神的办学之路,越来越显示出勃勃生机。学校秉承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小少年”的培养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走向“勤劳勤奋小学生、创新创优小先锋、多才多艺小能人、坚定坚强小勇士、爱国爱家小公民、自觉觉人小先生”的过程中,自由呼吸,开心成长。  一、儿歌在课堂上唱响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即教育在“当下”7。让学生当下就感受到春风的吹拂、

3、阳光的温暖、如画的美景,体验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俯拾生命的喜悦。什么是解放孩子身心的教育,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儿童生长的教育。  14时50分,上课铃响起。解放路小学一(4)班的孩子们跑进教室,坐到座位上。“铃声响,进教室,静静坐在座位上,书本文具都放好,专等老师进课堂。”稚气的童声,响彻教室。从这首儿歌开始,语文老师宋婕和孩子们之间的传唱、互动开始了。  眼保健操做完之后,首先让孩子们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辨别方向。师生唱起了儿歌:“早晨起床,登上山冈;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大家

4、一边唱,一边用手比划着。  一问一答,是宋婕的儿歌形式。在教孩子们辨别“去”和“云”的区别时,孩子们唱的儿歌是:“看一看有点像,比一比不一样;有竖就是‘去’,没竖就是‘云’。”此时,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宋婕和学生互动起来:“谁的眼睛看老师?”学生们答:“我的眼睛看老师。”……课堂上,孩子们不断唱着儿歌,热烈的气氛一直延续到下课。孩子们学得很积极,宋婕教得声情并茂。  说起儿歌教学的方式,宋婕说,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童谣语言凝练传神,彰显童真童趣,用齐声唱响或一问一答的形式,容易把孩子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还能

5、从中学到很多道理和知识,并养成好的习惯。宋婕说,学校还会根据要求,在课堂上增添一些安全、文明、环保方面的儿歌。凡听过宋婕儿歌教学的老师都说她的课新奇、有个性,她给孩子们提出的教学要求,全部用儿歌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传唱。7  课堂儿歌的开发和应用,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学习氛围,欢快的儿歌给儿童思维罩上了情感的色彩,这样,孩子潜在的智慧就很容易在情感的触动下生发出来,以情怡情,以智益智,它不仅使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且把学习看成一件快乐的事!快乐教学,事半功倍,教学相长,教师也在儿歌教学的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教学研究者

6、。  二、个性在悠闲中张扬  在解放路小学,每到周二和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你都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们背着书包、抱着课本,在每个楼层寻找自己的教室。这是名副其实的“放羊式”上课,随便一群走出教室围墙,学科围城的学生自己决定到哪片草地上去“吃草”。  片片草地都是绿草如茵:管乐、合唱、舞蹈、古筝、围棋、书法、足球、网球、轮滑、乒乓、素描、电脑绘画、英语说唱、数学万花筒、小小音乐家、剪纸折纸、简笔画贴画、儿童画、故事大王、创意彩泥、七巧板、跳皮筋、创意制作、汉字开花、棋行天下、编织、花样跳绳、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应有尽有。孩子

7、们像快乐的蝴蝶一样,在书山上寻觅,在艺海上翻飞,在科苑里聚会,在操场上起舞,在异国的天地中穿越。笑容洋溢在脸上,歌声飘荡在校园。所有课程都是手脑并用,创意无限。学生在不断的“学而时习之”中体验着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又在“有朋自他班来”的合作中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放归林间自在啼”更惬意、更自主、更自信、更有热情和兴趣。  在我们的“走课”活动中,还有一句更响亮的口号―――人人都是小学生,人人都是小先生。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7。通过小先生授予制、小先生课堂、编撰小先生文集、开设小先

8、生论坛等活动,各门课程中涌现出来的小先生,都是既教了别人,又教了自己。  要真正培养出“六小少年”,我认为不仅不能与孩子的天性作对,而且要创造一切条件配合孩子个性成长的过程。我们学校的“走课”活动,不变的是教室,流动的是学生,正好应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俗语,使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