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

ID:3114913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_第1页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_第2页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_第3页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飞机是如何超音速的  很多记录都是在军事研究中被突破的,飞机的速度也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战斗机一看见美军的“野马”战斗机就扭头溜走。美军决心让他们永远溜不走,想要追上他们,就必须要突破当时飞机制造的一个无人逾越的难题――“音障”。  “音障”是对飞行器尝试跨越音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想要让飞机突破音障,超越音速并非易事,而且十分危险。测试空中速度时往往会以马赫为单位,1马赫等于1倍音速。当飞机试图接近1马赫时会出现奇怪的状况:飞行器追上了自己发出的声波,而高速的机身对空气的压缩没有办法更快地传播出去,就会导致压缩的空气在飞机的迎风面和附近积累,最

2、终形成一个空气的突变面,在这个突变面上,压强、温度、速度、密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又称为激波或者震波。激波的形成是超音速飞行的典型特征,它将增加空气对飞行器的阻力,这也是“音障”一词的由来:音速对飞机提升速度造成的障碍。  早期的飞机设计师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们给飞机上了大量的燃料,试图强行超越音速。这些普通的、没有特别防御装置的飞机加速到接近1马赫时,前方的压力累积,导致飞机像撞上了一道坚硬的墙,这种高速的撞击很可能导致飞机解体陨落。  1947年6月,加利福尼亚州的空军基地签收了一架非常特别的试验机,贝尔X-S1。字母“X”代表未知的试验,字母

3、“S”4代表超音速。这架飞机的研究资金高达600万美元,对外高度保密。橘色机身呈子弹形状,有四枚绰号为“黑色贝特西”的火箭推动。  贝尔X-S1的机翼具有锋利的前缘,以便于在接近音速时突破音障,这种机翼有一个绰号,称为“吉列机翼”,意指它能锋利地划开空气墙。贝尔X-S1很快就被改名为X-1,因为试验的高级官员不想让外界得知挑战超音速的事实。他们开始寻找志愿者试飞X-1,最终选定了23岁的查尔斯?叶格尔。  叶格尔和作为候补的胡佛只有上尉军衔,谁都不看好他们。但是,军衔并不能代表一切,年轻的叶格尔和胡佛对飞机表现出了惊人的控制力,他们都是二战的一线飞行员,对

4、飞机的构造了如指掌。两个年轻人阅读完列出试验危险的知情同意书,义无反顾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X-1不具备起飞能力,而是由一架改装过的轰炸机吊着它飞到空中。到达预定高度后,叶格尔必须在凛凛寒风的高空中爬下轰炸机,滑进X-1的驾驶座舱。  X-1脱离轰炸机之后,将点火,利用火箭进行推动。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酒精和液氮,这是一种极其易爆的燃料,以至于在X-1携带燃料试飞时,整个基地都要关闭。万一发生爆炸,叶格尔将与大威力的爆炸来个零距离接触。他不可能跳伞逃生,因为就算他成功从驾驶舱的舱门跳出,也会瞬间被剃刀般锋利的机翼截成两段。4  叶格尔一次又一次地试飞。

5、开始的时候他只点燃了两枚火箭,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了0.7马赫。第六次试飞时速度达到了0.86马赫,飞机在高压的空气之中颠簸着穿行,震颤得就像一辆老爷车行驶在一条铺满了鹅卵石的小道上,操作装置变得迟钝。第七次试飞的结果更加不妙,到了0.94马赫时,手控制器彻底失效。设计师只好安装了一个独立于手控制器的发动机,能够使飞机横尾翼改变构造,从而提升或者下降机头。这一招见效了,飞机速度顺利地达到了0.988马赫。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风挡玻璃上结了霜。叶格尔看不见导航仪表上指导返航的信号,无法判断如何着陆。最后,是胡佛开着一架护航飞机,在旁边指挥,他才成功落地。后来

6、,这两个小伙子用洗发水擦拭风挡,解决了这个问题。  1947年10月,叶格尔点燃了四只火箭。他看见速度计的指针已经跳出量程,刹那间,他眼前一黑,耳听见一声巨响。观察人员甚至以为叶格尔失踪了,因为他已经飞到了1.07马赫的速度。实际上,那一声就是突破音障时的第一声音爆。在突破音障时,伴随的一个奇特现象便是“音爆云”,这是由于在激波面后方由于气压降低而引起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微小的水珠,看上去就像云雾一般。这种云雾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激波现身,转瞬即逝。  这一次的试飞是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突破,不过叶格尔的工作并未完成。单纯超越音障是不够的,超音速飞机的研制

7、需要更多经验,尤其是针对飞行员如何从一辆失控的飞机中逃脱。飞机的时速一旦达到800千米,出于惯性,飞行员根本不可能从座舱里爬出来。飞机公司制造了弹射椅,利用炸药爆破座舱罩,同时将飞行员连同座椅一并弹出。4  但是飞行员被弹出飞机之后问题还没完。飞行员高空跳伞时的头一分钟会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无法拉动牵拉索,打开降落伞。设计师罗夫莱斯又给飞行员添置了氧气装置。为了验证他设计的效果,他从12200米的高空跳了下去,那是他第一次跳伞。  按照罗夫莱斯的猜想,骤然打开降落伞的时候会有-4g的加速度,结果他打开降落伞的时候,瞬间减速的加速度达到了-33g。他的体重骤

8、增32倍,使他昏厥过去。在冻得睁不开眼睛的高空,他的手套飞掉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