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

ID:3117227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_第1页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_第2页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_第3页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  摘要:高中学习为大学学习打基础、做准备。因此,体育课也是如此,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体育课必须相衔接。  关键词:改革高中体育高校体育衔接  一、高中体育课程的变化  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很大,平时的活动也十分多,因此并不缺乏运动。但到了高中阶段,面临升学,学生的压力日益增加,学校往往疯狂挤压学生的业余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平时很难自觉运动。这时,体育课上的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4  另外,这一时期,因为升学的压力,学生的体育兴趣一般不再会像以前那么兼收并蓄,而是偏爱两三种体育运动。这一时期,学生的技术能力

2、也会不同。基于此,从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广东省作为试点首先启动改革。此次改革,不但教学理念得到了纠正,授课方式、上体育课时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在此对高中的体育改革与大家进行探讨和分析。高中的改革模仿高校,不再采用以前单一的所有学生在一个班授课的方式,而是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项目,以前整齐划一授课由于体育课的项目和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符,一些学生甚至逃课,不逃课的也是敷衍塞责,这些学生上体育课不能怡情也不能放松和减压。这次改革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但放松了自己,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带

3、来机遇和好处。  二、高中体育课为与高校衔接所做的准备  以下是我对高中体育改革措施的阐述,这些改革或多或少,在主观上或客观上都对建立高校体育与高中教育相衔接做了准备。  1.教学理念。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健康第一”,强调对学生体魄的训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限制学生的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生运动的意识。  2.管理方式。管理上不再过度强调过程,而是注重结果,注重目标。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将方方面面都规定了,这样一来不但限制了学生,也限制了教师。改革之后,只是设定学生上体育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教师可以灵活的布置课堂任务,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学资源。

4、这样一来,学生上体育课的组织方式变得越来越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后,可以在体育课上得到放松。  3.学分制的推行。这是高中体育改革取得的最大的突破,体育课模仿高校实行学分制。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修够十一个学分,其中两个学分是必修的,其余的九个自由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对学生的控制,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项目。学分制推行后,很多学生所选体育项目趋向单一,但是,水平却显著提高,这是必然的。  4.学习方式的改变。由于教学手段变得越来越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变化。4  5.课程考核的改变。由以前的单一教师考核增加了师生配合考核和学生考核学

5、生等,既注重最终成绩也注重学习过程和态度,既有主观考核也有客观考核。课程考核的改变为其他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三、建立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  高中与大学是两个相连的学习阶段。其他学科往往是高中学习基础,大学学习专业知识。体育则不同,除去大学体育专业外,其他专业的体育课都是学习基础。也就是说,大学体育和高中体育是在一个层面上的,不过是大学体育学习面更加宽了。  四、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的蓝图  1.积分制与学分制并行。前面说到高中体育教学已实行学分制,各大高校实行学分制、积分制并行可与之很好的实现衔接。高校实行积分制管理,大学生可

6、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上体育课,不再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一起上体育课,学生每上一次课,由体育教师负责记录,只要学生参加的节数满足了学校的要求,就可以参加期末考试。  2.选项体系与高中体育相衔接。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高中体育已经实行自选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大学也应这样,以实现衔接。高中选过的体育项目,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运动技术,如果大学还选择这个项目,则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也限制其发展。因此,高校要设法了解学生高中所选的体育项目,一方面要全面开设,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反复只选一个体育项目。  3.建立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俱乐部内上课,可以理顺大学和高中体育教育。  4.分层教学。和高

7、中体育教育后学生的不同水平相衔接。  5.采用综合素质和专项能力结合的考核办法。4  参考文献:  [1]郑汉.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J].体育学刊,2009(1).  [2]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29).  [3]陆伟.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责编张宇)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