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

ID:3117798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_第1页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_第2页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_第3页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_第4页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引入的艺术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也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上课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今天开头顺,心情就愉悦,任务往往水到渠成。因此,课堂引入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法。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关于引入的一些实例。  一、故事引入,娓娓道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  如:讲“原电池

2、”的知识时,引言可这样设计: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他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吗?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了。5  以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以引起联想,自然导入新课。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

3、语言,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乙烯的性质”引入: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1892年,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了,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后,温室中的菠萝一起开了花。1908年,美国有些康乃馨的培育者将这种花移植到装有石油照明灯的芝加哥温室中,结果花一直未开。针对上述事实,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这都是乙烯捣的鬼: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树叶早落。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芝加哥温室中石油

4、照明灯放出的乙烯却抑制了康乃馨花儿的开放。看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乙烯不仅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我们生活中碰到的很多东西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乙烯。  二、实验引入,视觉冲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是好奇,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如:在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开始,教师可演示“铝热反应”实验,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态、声、光诸方面的刺激,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通过实验巧疑布阵,设置悬念。  另外,我们可将实验以“化学魔术”的形式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

5、把新课推向高潮。比如,学习钠的性质时,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小魔术“滴水穿石”(课前在酒精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引入,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钠的功劳。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构建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极有价值的。  三、问题引入,循序渐进,迸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中大脑思维活动和注意力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学生的思维逐渐而且是快速集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时教师

6、应把握好课堂提问,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新授课“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学生对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比较生疏。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玻璃刀为什么能切割玻璃?它的刀头是什么材料制作的?2.手表上的“19钻”字样是什么意思?3.煤气炉中电子打火用的是什么材料?4.现在的长途电话信号是通过什么材料传输的?……先以这些问题吸引学生,然后教师给以适当的解释: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电话信号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而我们前面所学的水泥、玻璃、陶瓷都是传统的非金属材料。接着,自然引出介绍新型无机非

7、金属材料特性的内容。  其实,没有对“问题”的魂牵梦绕、锲而不舍的探究,没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也就不可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在课堂引入时,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联想,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多媒体引入,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5  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在课堂引入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如:“氯气性质”一课的引入,借助视频(略):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