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ID:31178850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3页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4页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内容提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主题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51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学生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中学教学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

2、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6  创新精神是一个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

3、挠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同时,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xiu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

4、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在评论教育时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可是,多年来,由于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传统

5、的“填鸭式”6教学模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中学历史教学的讲坛。教学中,为了取得好成绩,保证升学率,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几根粉笔,三尺地,教师从头讲到底,不给学生留余地。其结果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还谈何创新?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社会、学校必须要改变对教师评价的标准,不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让教师能够放下包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更多地思考、质疑、创新。学生也要更新分数至上的旧观念,把学习的重心移到提高能力上来,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内容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中学历史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完成指标,常常忽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经常是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如今,在教育改革浪潮

7、的推动下,实行创新教育,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外,还要在挖掘教材,设置新情境,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求异、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个问题时,教材只给了“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和“产生两大对立阶级”两方面的影响,结论很不完善。教学中,我结合第十三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6礼物’”,积极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

8、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在学生思考、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场革命的影响除了教材讲到的两个方面外,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也认识到了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