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

ID:3117936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_第1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_第2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_第3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_第4页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更贴近实际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途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应该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特点;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讲究指导策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究活动;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性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大胆追求创新性的活动目标;建立便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自主交流活动成果的平台;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

2、究和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三年过去了,情况怎样呢?现就本人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活动概况5  现今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联系生活,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如在学到水的污染与防治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我校座落在清江河畔,该河与沿河村民以及全市居民的生活关系密切,沿河村民以该河水灌溉庄稼,人们以河水生活、繁衍生息。学校生活用水也与此河水相关,然而她的现状不容乐观。于是,教师提议开展清江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这引起了生

3、活在本地学生广泛的兴趣,有近60位学生积极参加。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上起六角亭,下到红江桥这十多公里河段作为调查对象,并成立以下四个课题组:不同时期清江河水质比较(20年前、10年前与现在比较);不同河段水质比较;关于污染源的调查;国家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状况的调查。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各组根据课题特点,制定操作方法,有的以访谈为主,有的以实地考察为主,有的以查阅有关资料为主,总之各有侧重,齐头并进。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每两周召开一次汇报总结会,了解进展情况,遇到困难,共同解决办法。原计划一个月结束,实际两个月完成,最终把调查

4、结果及提出的建议以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在学校宣传栏中,并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寄给市环保局和恩施市政府。  二、实际收获  1、学生情绪空前高涨,体现出极大的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从内容到学习方式都完全不同,它没有老师枯燥的讲解,没有学生长时间的静坐,也没有被动的必须接受的内容,而是学生完全可以自主的讨论,自主的去选择所要探究的内容。这一活动完全适合学生的特点,被学生普遍认可。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学生往往很早就起床,有时要沿河行走几公里,携带大大小小的瓶子几十个,即使如此,学生也乐此不疲。  2、学生的社会意识,环

5、境意识明显增强5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着眼于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不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是立足学生的自身生活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本次活动让他们的这些意识都得到充分增强。  3、学生的人文意识,交往能力明显提高  本次活动有一项内容需要采访一些村民,特别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村民,向他们去了解运河的历史情况。开始学生想象的很简单,不就是问问吗?但是在实际采访中却遇到了一系列困难;许多人不配合,“要么是我没有空”;要么是“你问

6、这干啥?不清楚”,不少人不愿回答,即使回答有些人也只是三言两语打发了事,学生感到很沮丧。后来,我们一起坐下来讨论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归纳出三方面原因;一是他对我们有疑虑,不知我们的身份,不知道我们问他的目的。对此,我们采访时必须表明身份、目的,打消对方的顾虑和猜疑。二是受访者不知从何说起,三言两语,只有表面性的、概括性的言语,不深入、不具体。对此我们制订了一个访谈提纲,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去深入了解。如过去的河两岸与现在有何不同;河里有鱼吗?你在河里捉过鱼吗?您还记得当年的情境吗等等。三是没有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不想多说,回答不够主动。解决问题的

7、最好办法是拉短与对方的距离,让对方对我们有亲切感,对此可先与其聊一些无关主题的内容,说一些他想听的心里话,讨好和亲近对方,让他对我们信任、亲切起来,这样他们的话自然多起来。这样调整后,效果果然明显。学生明白了与人交往要了解对方心理,要充分尊重对方才能获得成功。  三、心中困惑  1、评价体系滞后5  目前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依靠的是教学质量,准确的说是考试成绩,而并非学生的综合素质。平时教学完全是按照考试的指挥棒,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从上到下没有一套合理评价的标准或者有标准而不执行,谁又愿意做这些出力而不讨好的事呢?大家都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对学

8、生长远的发展有利,可那是他以后的事,目前与我无关,抓考试成绩可立杆见影,更能提高学校和个人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什么时间能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考核学校和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