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

ID:31181871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_第1页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_第2页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_第3页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人的思维品质表现为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教学是基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思维活动,培养正确的

2、思维方法。我根据教材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我们提倡的是“生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例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排排坐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4这一课,我通过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

3、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二、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如:认数1的教学中,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等等,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加法意义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初步的分析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直观的教学,在刚

4、接触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编题,理解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为应用题的理解作准备。如白猫黑猫图形,让学生看到4只白猫和2只黑猫就能编出加减应用题,并且讲出解题思路。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学生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本质。所以观察能力要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步进行,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顺序,如由上至下,由在到右,由近及远地观察方法。在看图编题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编应用题,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使学生考虑问题有条有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

5、条理化,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积极引导学生思维4  利用动手操作的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思维。以6的组成为例,加手势来叙述6以内的组成效果就很好,如5和1组成6就用伸出左手的5指表示5,右手的食指表示1,合在一起表示组成6,分开来就表示6可以分成5和1,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学具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辅助工具,学生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分一分等动作,使所学知识能内化为结构,起到转化和加速作用。如7的组成教学,就可让学生取出7根小棒,把它分成两堆,可以有几种分法

6、,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种分法有什么规律,最后归纳出7的组成。这样为加减教学打好了基础。又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

7、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求异的思维4  在训练学生直觉思维方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冲破思维定势,摆脱常规约束,允许

8、学生突发奇想,甚至异想天开。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过于要求严谨全面,让他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教师对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奇异的想法要因势利导,引上思维的轨道,让他们想出点门道来。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受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都在猜测特征是“个位数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