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

ID:31211750

大小:56.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_第1页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_第2页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_第3页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化人参皂苷rg1活性菌株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化人参皂昔Rgl活性菌株鉴定摘要:筛选长白山人参土壤中的活性微生物,转化单体人参皂^Rglo其中菌株EST-I能将人参皂昔Rgl转化为稀有人参皂#Flo结合菌落形态、产胞结构、胞子形态特征以及菌株ITSrDNA核酸序列分析,阳性菌株EST-I被鉴定为平滑青霉Penicilliumsclerotiorum0关键词:人参皂昔Rgl;人参皂昔F1;平滑青霉;生物转化【中图分类号I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02-02人参及其制品中的主要活性成份是人参皂

2、昔,由于人参皂昔分子结构中糖基侧链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性质和药理活性[1,2]。前文主要报道了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真菌可以将人参皂昔Rgl转化为稀有人参皂昔Fl[3],本文对活性真菌EST-I的进行了菌种鉴定。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主要试剂和仪器:引物ITS1和ITS4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公司合成;TaqDNA聚合酶、RNaseA、DNA片段纯化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大连);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1.1.2培养基:①真菌分离用PDA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液体转化培养基见文献[3]

3、。②:真菌鉴定用察氏琼脂培养基(CA)、察氏酵母浸出物琼脂培养基(CYA)及麦芽汁琼脂培养基(MEA)参见文献[4]。1.2菌种鉴定1.2.1形态学鉴定:采用三点接种法将阳性菌株的胞子分别接种于培养基(CA、CYA、MEA和PDA)上,25工倒置培养7d后肉眼观察菌落特征,并采用插片培养法进行显微观察,依据参考文献[5-7]鉴定菌株的种属。1.2.2分子生物学鉴定:真菌染色体DNA的提取方法参见⑻。以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OCTT

4、ATTGATATGC-3')为引物,PCR扩增ITS片段的反应采用50UL体系,反应程序:95°C5min;95°C1min,40°C2min,72°C3min,5个循环;95°C1min,53°C2min,72°C3min,25个循环;72°C5mino0.7%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结果。2菌种鉴定结果1.1形态学特征:菌落形态:在CA上,菌落质地呈黄色致密颗粒状,胞子绿色,中央呈黄色絮状突起,边缘白色,背面橙红色,边缘白色,菌丝无色(图略)。在CYA上,菌落质地呈黄色颗粒状,胞子绿色,致密,中央

5、绿色突起,具皱褶,边缘菌丝白色,背面橙黄色,有同心轮纹,中央颜色深,呈放射状,边缘半透明白色菌丝,无渗泌物(图1-A)O在MEA上,菌落质地呈绿色致密绒状,中央白色絮状,边缘黄色,气生菌丝不繁茂,背面橙红色,中央微凹陷,边缘黄色(图略)。在PDA上,菌落致密绿色绒状,边缘黄色,气生菌丝不繁茂,背面橙红色,呈辐射状,边缘黄色,无渗泌物(图略)。菌丝体形态:直立分生砲子梗,分成很多的分生胞子梗,具横隔,光滑,鞄子梗的上端产生对称或不对称的扫帚状的分枝,在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分生砲子,球形,光滑(图1-B,

6、C)o1.2ITS-5.8S序列比对:通过PCR扩增后,得到片段大小为467bp0通过Blast将所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rDNA同源序列比对,从Genbank中获得较高同源性菌株的ITS-5.8S序列,从中选择4株ITS-5.8S序列同源的菌株,1)Penicilliumsclerotiorum2)Penicilliumherquei3)PeniciIliumadametzii,同源性均为9&1%。结合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最终鉴定该真菌菌株为平滑青霉Penic订liumsclerotior

7、um。参考文献[1]ChenX.,ZhouQL.,WangBX.ThemetabolismofginsenosideRblbyintestinalBacteda[J].ActaPharm.Sin.1999,34(6):410-414[2]庄毅.菌质个中药的新领域.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ChineseDrugResearch&ClinicalPharmacology)・1992.3(2):49-51[1]吴秀丽,张仪轩,赵文倩,王金辉,吴春福,李铳.真菌EST-I及EST-II对人

8、参皂昔Rgl定向转化为人参皂昔F1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1):73-76[2]PittJI.ALaboratoryGuidetoCommonPenicilliumSpecies・Australia:CSIRODivisionofFoodResearch,1985[3]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戴芳斓.真菌的形态与分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vonArxJA.Thegeneraoffungisp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